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阿甲:一些人说样板戏无功可录、罪莫大焉,我觉得实在有失公允!

更新时间:2025-09-07 17:18  浏览量:1

1907 年,阿甲出生于江苏武进的一个塾师家庭,原名符律衡。自幼,他便展现出了对京剧的浓厚兴趣与极高天赋,常随父读书的他,不仅喜爱书法和绘画,对京剧艺术更是痴迷。家乡宜兴显亲寺高僧怀舟曾与京剧大师谭鑫培学过戏,阿甲听闻后,毫不犹豫地登门拜师,从此踏上了京剧学习之路。在怀舟和尚的悉心教导下,阿甲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唱腔技巧,还在书画方面有所精进,因其聪慧过人,书画出色,常为乡邻写字作画,被当地人们亲切地称为 “十灵童” 。

1937 年,国内形势日趋严峻,战火纷飞,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彼时的阿甲,虽只是一介文人,却怀揣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他深知,只有延安,才是抗日的革命圣地,那里汇聚着无数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共同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于是,阿甲告别家乡,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

这一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兵荒马乱之中,阿甲沿着长江徒步走到湖口,随后乘坐轮船抵达武汉。在武汉,他四处寻找前往西安的门路,却四处碰壁。后来阿甲听说山西 “民族革命大学” 招生的消息后,他果断脱离训练班,前往山西运城进入 “民族革命大学” 学习。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主氛围,也听闻了许多延安的消息,心中对延安的向往愈发强烈 。

然而,校方却不愿学生前往延安,甚至封锁了主要渡口风陵渡的船只。但这并未阻挡阿甲的脚步,他和几位同学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处不知名的小渡口。经过一番艰难的交涉,他们才被准许渡河。在渡河过程中,阿甲不慎落水,生死一线间,他拼尽全力拉住撑船的竹竿,才得以爬回船上,死里逃生。历经千辛万苦,阿甲终于在 1938 年初,在山西西渡黄河,抵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延安。

在延安时期,阿甲的创作灵感如泉涌,他先后编导并主演了多部京剧现代戏,如《松花江上》《钱守常》《夜袭飞机场》《穷人恨》等。这些剧目以其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迅速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们突破了传统京剧 “旧瓶装新酒” 的排演方法,不再局限于历史故事和传奇人物,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生活 。

以《夜袭飞机场》为例,该剧讲述了八路军战士英勇袭击日寇飞机场的故事。阿甲在剧中不仅运用了京剧的唱、念、做、打等传统表演手段,还大胆创新,加入了许多贴近现实战斗生活的动作和场景。演员们的身段动作不再是传统京剧里的程式化表演,而是更加贴近真实的战斗状态,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 。

这些作品成为京剧舞台上的第一批革命现代戏,阿甲也因此成为延安的 “京剧名角”。他经常深入部队、学校、机关和农村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边区工农兵的热烈欢迎。1942 年,鲁艺平剧研究团同贺龙领导的八路军战斗平剧社合并,成立了 “延安平剧研究院”,毛主席欣然为其题词:“推陈出新”。此后,阿甲与团队更加积极地编演以抗战为题材的京剧现代戏,其中,他参与编导演出的《三打祝家庄》,获得了高度赞赏 。

新中国成立后,阿甲在戏曲领域的创作更加多元,他不仅致力于现代戏的创新,还在历史剧和传统剧目的改编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在现代戏创作方面,阿甲相继导演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柯山红日》等剧目。以《白毛女》为例,阿甲在导演过程中,大胆地将京剧的传统表演程式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在表现杨白劳被黄世仁逼迫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按手印的场景时,阿甲运用了京剧里的 “僵尸” 动作,来表现杨白劳极度的悲愤与绝望。

在历史剧创作上,阿甲导演的《赤壁之战》堪称经典。这部剧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背景,阿甲在剧中巧妙地运用了京剧的唱、念、做、打等手段,将战争的宏大场面和人物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 “舌战群儒” 一场戏中,诸葛亮与东吴群臣的激烈辩论,阿甲通过演员们精彩的念白和富有节奏感的身段动作,将双方的针锋相对、各执一词表现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智谋与争斗的时代 。

阿甲的戏曲理论具有系统性和辩证性。他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入手,认为戏曲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追求的是一种与歌舞化的唱、念、做、打紧密结合的艺术真实 。他指出,戏曲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也不同于话剧的艺术真实,它是一种偏重于联想、想象和理解的真实 。在分析戏曲表演中的程式与生活的关系时,阿甲提出程式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生活的概括、夸张、变形。程式是艺术家认识生活、创造形象的结果,但在反映生活时,又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进行改造和发展 。

在体验与表现的关系上,阿甲认为戏曲演员的体验是一种诗化的情感体验,它既不同于生活体验,也不同于话剧演员的体验。戏曲演员的体验必须与程式相结合,通过唱、念、做、打等手段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 。他强调,体验与表现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演员在表演时要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体验与表现的技巧,使角色更加生动、鲜活 。

在阿甲众多的戏曲作品中,京剧《红灯记》无疑是其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京剧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创新精神,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且至今仍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 。

在改编《红灯记》过程中,阿甲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要将沪剧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转化为京剧的特色,这需要对两种剧种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阿甲仔细研究了沪剧《红灯记》的剧本和演出,汲取其精华,同时结合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对剧本进行了精心的打磨 。他与剧作家翁偶虹合作,共同创作了京剧《红灯记》的剧本 。翁偶虹文风清丽,阿甲则坚持革命叙事的激昂,两人在创作过程中既有争论又有融合,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剧本的重构 。

其次,在演员的选择和培养上,阿甲也煞费苦心 。他大胆启用新人,让青年演员刘长瑜饰演李铁梅,以青春气息打破传统老旦形象;安排演员高玉倩从青旦转型为李奶奶,用大嗓唱腔凸显革命母亲的坚毅;让老艺术家袁世海以 “活曹操” 的功底,将日寇宪兵队长鸠山的阴险刻画得入木三分 。为了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和剧情,阿甲带领剧组人员深入生活,到东北山区的一个铁路车站体验生活,感受当年革命斗争的氛围 。

在排练过程中,阿甲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他与音乐设计人员一起,精心设计唱腔和音乐,力求使每一段唱词都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 “临行喝妈一碗酒” 这段经典唱词中,阿甲与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联手共创,设计出了富有爆发力的 “快板” 唱段,以 “仇恨入心要发芽” 的歌词,展示了革命者的不屈不挠 。这段唱词既保留了京剧的韵律,又融入了时代的呐喊,很快成为了千家万户传唱的红色旋律 。

在形式上,《红灯记》大胆创新,将京剧的传统表演程式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在唱腔设计上,阿甲在保留京剧传统唱腔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他吸收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唱腔更加丰富多样,富有时代感 。例如,在李铁梅的唱段中,加入了一些轻快的旋律,表现出她的活泼和勇敢;在李玉和的唱段中,则运用了高亢激昂的唱腔,展现出他的坚定和豪迈 。

在表演上,阿甲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要求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他摒弃了传统京剧表演中一些过于程式化的动作,代之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自然的表演方式 。在 “痛说革命家史” 一场中,李奶奶的表演情感真挚,通过大段的念白和唱腔,将革命历史娓娓道来,让观众深受感动 。

这部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目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演出,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独特魅力 。《红灯记》的成功,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激发了人们对京剧的热爱和关注 。

阿甲:“一些人说样板戏无功可录、罪莫大焉,我觉得实在有失公允!样板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其在艺术上的创新与成就,以及对中国戏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样板戏在京剧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对京剧的诸多元素进行了大胆革新,从音乐、唱腔到剧作结构、舞台美术,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剧作结构上,样板戏采用西方话剧的幕场结构,取代了传统戏的散场结构,这种改变使得剧情更加紧凑,便于讲述复杂的现代故事,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舞台美术方面,样板戏搭建实景,打破了京剧传统美学中 “无中生有”“景随人行” 的写意空间概念,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虽然这种西化的尝试存在争议,但它无疑为京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样板戏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等,这些正面人物英勇无畏、机智果敢,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楷模。同时,像鸠山、座山雕、刁德一等反面人物也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后来的影视、舞台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经典范例。

从剧情设计来看,样板戏剧情传奇,戏剧矛盾尖锐,观赏性极强。以《红灯记》为例,李玉和一家祖孙三代不同姓却组成革命家庭,这种传奇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剧中以一盏红灯贯穿全剧,象征着革命事业的传承,同时李玉和与鸠山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是敌我矛盾,更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张力。《智取威虎山》采用复线结构,解放军剿匪与杨子荣卧底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得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沙家浜》中阿庆嫂凭借智慧和勇气智斗伪军的情节,同样扣人心弦。

此外,样板戏的唱词曲调优美,道白通俗,便于传唱流传。其道白贴近生活,性格化鲜明,让人一听就懂。唱词或生活化口语化,或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如杨子荣的 “迎来春色换人间”“胸有朝阳” 等唱段,至今仍广为传唱。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