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因样板戏而出名的京剧名角之:童祥苓

更新时间:2025-07-24 04:28  浏览量:1

童祥苓老人

2024 年 12 月 2 日,京剧界曾经因样板戏而璀璨的明星 —— 童祥苓,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89 岁,也算高寿。童祥苓的一生,与京剧紧紧相连,充满了传奇色彩。

1935 年,童祥苓出生于天津的一个贫寒家庭,籍贯江西南昌。他的父亲童汉侠没有固定职业,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然而,尽管生活艰难,童祥苓却从小就对京剧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八岁开始学戏,先后向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多位名师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主攻老生行当,早期多演余(叔岩)派戏,余派唱腔讲究韵味醇厚、古朴典雅,这为童祥苓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年轻时候的童祥苓

1953 年,对于童祥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那一年,他正式拜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为师。马连良先生创立的马派艺术风格独特,其表演潇洒飘逸、唱腔委婉动听,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当然,现在我们回头再听童祥苓的唱腔,好像唱里马派的成分并不多,他的唱也是一种混搭的唱法,其中各派的因素都有,是一种“样板戏”腔。

童祥苓和师父马连良

在马连良先生的教导下,童祥苓深入学习马派艺术的精髓,戏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1956 年,他被特聘为鞍山京剧团主要演员,在东北辽宁一带崭露头角。同年,他又在时任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先生的邀请下,顺利调到上海。1960 年,童祥苓再次拜师,这次他拜入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门下。

周信芳先生的麒派艺术以做功见长,表演富有激情,善于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人物性格。童祥苓从周信芳先生那里学到了海派京剧的创新精神和精湛做功,演技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跟随两位大师学习的过程中,童祥苓不仅学到了精湛的技艺,更领悟到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他将余派、马派、麒派等各派艺术的精华逐渐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童祥苓演《四进士》

童祥苓的演艺生涯可谓丰富多彩。他参与演出了众多剧目,有新编历史剧《武则天》《大闹宁国府》《尤三姐》《甲午海战》等,也有现代京剧《赵一曼》《红色风暴》《踏破东海千层浪》等。在这些剧目中,他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展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

但真正让童祥苓家喻户晓的,还是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一角。1965 年,他奉命调到《智取威虎山》剧组,饰演主角杨子荣。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童祥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深入研究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为了展现杨子荣的形象,他不断磨练自己的唱腔和动作。

童祥苓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在舞台上,他那一段著名唱段: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在中西大型乐队的伴奏下,感觉唱得激昂慷慨,很受欢迎。1970 年,第一部被搬上大银幕的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童祥苓在片中饰演的杨子荣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

然而,在童祥苓的艺术生涯中,并非一帆风顺。1966 年,他的姐姐童芷苓遭到抄家和批斗,而童祥苓也因受到牵连,被迫离开剧组并接受了两年的审查。在这期间,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后来,他又多次被逐出《智取威虎山》剧组,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1993 年,他甚至决定提前退休回家开店,开了 8 年面馆,在生活的艰难中努力前行。

童祥苓和姐姐童芷苓合演《尤三姐》

晚年的童祥苓,虽然离开了舞台的中心,但他依然心系京剧事业。他不时参加京剧演出,还会给后辈演员说戏、磨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他希望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童祥苓的一生,是为京剧艺术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样板戏经典的艺术形象:杨子荣,但似乎他除了杨子荣这个角色,再没有其他角色能够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印象,这也是一辈子只成功塑造了一个角色的典型例子。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京剧编年史一样,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京剧在历史中社会中受到的不同待遇,这些也让我们后人思考叹息,良多感慨。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