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样板戏而出名的京剧名角之:李炳淑
更新时间:2025-07-22 18:21 浏览量:1
李炳淑
样板戏时期,有几大名角儿,比如童祥苓、杨春霞、钱浩亮、刘长瑜、那么李炳淑无疑也是当时的一颗明星。她是因演样板戏《龙江颂》为众人所知,但,其艺术实践与造诣却远不止样板戏。她在梅派和张派艺术的研习上,李炳淑均深耕其中,展现出超凡的艺术功底与深刻的艺术理解,成为当之无愧名家里手。
李炳淑演《龙江颂》
李炳淑与梅派艺术的渊源,始于她年少之时。14 岁踏入京剧领域的她,1959 年有幸考入上海戏校,自此开启了对梅派表演艺术的深入学习之旅。她的开蒙老师杨畹农,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弟子,著名的梅派传人。
李炳淑的嗓音条件得天独厚,通过富有弹性的气息以及极为规范的吐字归韵,一段《女起解》的清唱,将苏三在三堂会审时百感交集的内心痛苦以声带情地展现出来,让杨畹农老师认定她是天生学梅派的好苗子,从而对其倾囊相授。
在戏校学习期间,李炳淑展现出惊人的勤奋与毅力。清晨五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已起床练声、练基本功;午休以及其他琐碎时间,她也充分利用来自主练习,直到晚上九点学校熄灯才摸黑入睡。在戏校学习的整整两年时间里,她甚至连繁华的南京路都未曾去过一次。这般刻苦努力,为她打下了坚实的梅派艺术基础。
此后,她又相继受到梅兰芳先生的弟子言慧珠、魏莲芳等梅派名家的教导,并得到梅葆玖的指点。在众多名师的悉心栽培下,李炳淑宗法梅派,扎实地继承了梅兰芳的表演精髓。她相继主演了《宇宙锋》《凤还巢》《秦香莲》《三娘教子》等梅派剧目,每一部作品中,她都将梅派艺术含蓄典雅、唱腔圆润、表演细腻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梅派名剧《凤还巢》中,她通过细腻的表演,将程雪娥的聪慧、善良和娇羞展现得入木三分;在《霸王别姬》里,又以深情的演绎,把虞姬的忠贞、勇敢和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除了对梅派艺术的深刻钻研,李炳淑还积极汲取张君秋张派艺术的精华。张派行腔节奏起伏多变,风格刚健清新,醇美中又显华丽多姿、柔曼舒展。张君秋 “因人设腔” 的艺术创作方法,对李炳淑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李炳淑演《回荆州》
李炳淑将张派演唱方法巧妙地融入梅派艺术之中,使其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基于她对两种流派艺术深刻理解之上的有机结合。在不同题材的剧目中,她都能凭借这种独特的艺术创造,成功地塑造出鲜明的人物音乐形象。
而李炳淑主演的电影《白蛇传》,更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座丰碑。1980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白蛇传》搬上银幕,这部影片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电影囊括了《白蛇传》舞台上的经典唱段、念白身段与开打,李炳淑为了能在拍摄中拿出最好的状态,每天早晚都要练两遍功。她深知胶片昂贵,珍惜每一次拍摄机会,绝不愿浪费胶片。
李炳淑演电影《白蛇传》游西湖
在电影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文武昆乱不挡的魅力。“水斗” 的武戏和 “断桥” 的文戏,在舞台演出时常常因演员体力与行当擅长不同而由不同演员分饰白娘子,但在这部电影中,李炳淑一人完成了这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些特写镜头的运用,如白素贞泪眼低垂的画面,放大了戏曲表演的细腻情感,使观众更易产生共情。当然,这种特写也只有在电影中才能体现,在剧场里那是不行的,所以有人说电影拍戏曲和舞台上演戏曲就是两种东西两种路子,我觉得深以为然。
李炳淑演电影《白蛇传》合钵
回头再说李炳淑演的电影《白蛇传》,在 “断桥” 一折,有人赞誉说: 她将其处理成东方诗剧,用瞳孔唱出 “咏叹调”。当白素贞唱出 “你忍心将我伤” 时,她通过眼神的瞬息万变,展现出蛇仙渐悟人性的过程,表演细腻入微。“合钵” 一场中,她被法海镇压时的 “跪步”“水袖翻滚” 等动作,既符合京剧身段规范,又通过电影镜头的近距离捕捉,强化了悲剧感染力,完成了 “收放有度” 的精彩表演。
当然说这话的人的比喻,我也没看懂,反正他们的审美和我们看老戏的审美不挨边。但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李炳淑确实还是又写本事的,无论舞台还是电影,她都能把观众吸引住,这就够了。
李炳淑演《白蛇传》
李炳淑主演的戏曲电影《白蛇传》一经放映,便创下了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电影上座率的最高纪录。据文化部统计,仅在 1981 至 1983 年间,观看电影《白蛇传》的人次竟达 7 亿,还一举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个有分量的大奖,在中国戏曲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八十年代,那时候文化生活匮乏,不像今天老百姓可以选择的文娱方面很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李炳淑演的也确实好,当然,电影的特技和舞美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所以受欢迎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炳淑在京剧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着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同时又不断探索创新。她对梅派和张派艺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在电影《白蛇传》中的卓越表现,都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位杰出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魅力。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京剧演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