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迟小秋:如果连样板戏都被否定了,那又如何能客观评价现代京剧?

更新时间:2025-07-13 22:45  浏览量:1

1983年初春的一个清晨,上海戏剧学院练功房里,18岁的迟小秋正在反复练习《锁麟囊》中"朱楼"一折的水袖动作。汗水浸透了她的练功服,在地板上洇出一片水渍。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咳——程派大师王吟秋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老人缓步上前,亲手为她调整水袖的甩动角度:"记住,程派的水袖不是甩出来的,是心里流出来的。"这个瞬间,成为迟小秋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长安大戏院的灯光将舞台照得通明。迟小秋饰演的薛湘灵正唱到"春秋亭外风雨暴"一段,那低回婉转的声线仿佛带着穿透时光的力量。台下两千多名观众屏息凝神,有位白发老者悄悄拭泪——三十年前,他曾在上海看过王吟秋的同台演出。迟小秋的唱腔里,既有程派特有的"幽咽泉流冰下难"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清亮甜美的音色。当她唱到"世上何尝尽富豪"时,一个细微的颤音处理,让这句经典唱段平添几分当代思考。

《孔雀东南飞》的排练场上,迟小秋为"机房"一折的表演与导演产生分歧。传统演法中,刘兰芝多是逆来顺受的形象,她却坚持要加入抗争的细节。"封建礼教吃人,但人不是木头。"她反复研读原著,在"被遣归家"这场戏里,设计了一个猛然抬头直视婆婆的眼神。这个突破程派含蓄风格的表演,首演时引发争议,却得到戏剧评论家郭汉城的肯定:"程派需要这样的创造性传承。"

程派艺术的传承向来严格。王吟秋教学时,一个"擞音"要练上百遍。迟小秋曾为《窦娥冤》中一句反二黄,连续练习个一月。有次录音时,她发现有个字的归韵不够准确,硬是要求乐队反复重来。这种较真劲儿,让她在1984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一折《六月雪》夺得金奖。

1990年代,京剧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迟小秋却带着《锁麟囊》走进大学校园。在北大百年讲堂,她特意为年轻观众讲解程派的"声腔密码":"为什么程砚秋先生要用脑后音?那是为了表现古代女性被压抑的呐喊。"演出结束后,有学生追到后台请教。她耐心示范如何用气息控制声音强弱,还打趣道:"练这个能治鼻炎。"

2007年,迟小秋率团赴台演出。当《锁麟囊》唱到"换珠衫依旧是富贵容样"时,台下有位九旬老人突然站起跟唱。后来才知,这位老人是1948年在上海看过程砚秋演出的"老票友"。谢幕时,老人握着迟小秋的手老泪纵横:"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听到正宗的程派。"

回想1984年6月的北京老长安戏院,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19岁的迟小秋站在后台,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戏服上的绣花。这是她第一次在首都舞台主演全本《锁麟囊》,台下坐着翁偶虹等戏剧界泰斗。当大幕拉开,那个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姑娘瞬间化身大家闺秀薛湘灵,一段"春秋亭外风雨暴"唱得满座皆惊。

观众席中有人窃窃私语:"这真是那个辽宁来的小丫头?"演出结束后,执拗的戏迷们非要看她便装谢幕。当扎着马尾辫、穿着朴素衬衫的迟小秋腼腆亮相时,剧场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翁偶虹先生激动地写下"唱做俱佳,是程派标准传人"的评语,这个评价成为她艺术生涯的重要注脚。

梅花奖评委会的会议室里,评委们为这个刚满19岁的候选人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她年纪太轻,艺术沉淀不够;但更多评委坚持"艺术不看年龄,只看火候"。最终,迟小秋成为梅花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领奖台上,她捧着奖杯的手微微发抖,心里想的却是王吟秋老师的叮嘱:"得奖是好事,但别让它成了包袱。"回到宿舍,她把奖杯锁进箱子,第二天照常五点半起床练功。

1986年的美国之行让迟小秋第一次体会到文化使者的分量。在纽约林肯中心,金发碧眼的观众虽然听不懂唱词,却被程派唱腔的独特韵味深深吸引。谢幕时,有位老华侨颤巍巍地拉住她的手说:"听见你的声音,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北平。"此后十余年间,她的足迹遍及港澳台地区。

1999年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的演出尤为难忘,两千多个座位早在一周前售罄,不少观众专程从高雄、花莲赶来。当唱到"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时,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演出结束后,戏迷们捧着鲜花守候在剧院后门,有位坐着轮椅的老先生等了两个多小时,只为说一句:"你唱出了程砚秋先生的神韵。"

《文姬归汉》的排练厅里,迟小秋反复琢磨蔡文姬"哭坟"一场的身段设计。当时她刚做完手术,脸色苍白得吓人,却坚持每天排练八小时。有次排练到一半,她突然蹲在地上,冷汗浸透了戏服。同事们要送她去医院,她却摆摆手:"让我缓五分钟就好。"这部凝聚心血的剧目最终为她赢得文华奖,但领奖时她说的却是:"这个奖应该给程派艺术,我只是个传声筒。"

沈阳京剧院的办公室里,新任副院长迟小秋正在审看青年演员的考核录像。她特意把儿子小林的摇篮放在旁边,说是要"从小培养京剧耳朵"。有趣的是,这孩子听到西皮腔就皱眉,二黄调却能让他安静入睡。有次院里排《玉堂春》,小林听到"苏三离了洪洞县"竟然咯咯笑起来,迟小秋打趣道:"这小子将来准是个程派票友。"

迟小秋也演绎过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像我们熟知的就有《海港》和《杜鹃山》这两出戏。她对样板戏的艺术成就颇为肯定,直言:“如果连样板戏都被否定了,那又如何能客观评价现代京剧呢?”

三十多年过去,当年那个被观众要求便装谢幕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程派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但每次演出《锁麟囊》,她依然会提前三小时到剧场,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朱楼"的水袖动作。有年轻演员问她成功的秘诀,她总是说:"京剧没有捷径,就像程派的擞音,不练够一千遍出不来味道。"在她看来,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把前辈的艺术精髓化进自己的骨血里,再长成新的枝丫。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