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壮歌 澎湃的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侧记
更新时间:2025-09-04 02:32 浏览量: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师璨 程琳
灯光璀璨,管弦齐鸣。剧院大厅里,感人的歌声和澎湃的激情一次次漫过座无虚席的观众席,历史的记忆被唤醒,磅礴的精神力量在人们心中久久激荡。
9月2日晚,由湖北省演艺集团、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在湖北剧院精彩上演。
演出由青年指挥家洪音执棒,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歌剧表演艺术家卢向荣等知名艺术家与省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湖北交响乐团一起,以恢宏的音乐语言,引领千余名观众穿越时空,共同感受那段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
音乐会上半场,以大气恢宏的交响序曲《和平颂》拉开帷幕。随后,女高音歌唱家马娅琴演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青年歌唱家王敏演唱的《延安颂》、省歌青年优秀演员带来的红色歌曲联唱,以及由朱莹担任独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故土的守望》等,以精湛的技艺、深情的演绎,一步步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当晚音乐会的重头戏,是下半场完整呈现的全版八个乐章的《黄河大合唱》。这部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经典合唱作品,80多年来深深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迄今仍散发着不朽的光芒。当交响乐团奏响第一个音符,整个音乐厅顿时被磅礴的气势所笼罩。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表演艺术家卢向荣的领诵如金石掷地,每一个字都叩击着观众的心扉。已经66岁的他激情洋溢,巍然立于舞台中央,那铿锵有力的声线中,既有对山河破碎的悲怆,更有誓死不屈的刚毅。
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演绎的《黄河怨》成为当晚最催人泪下的段落。她一袭素衣,如泣如诉的歌声中,那个在敌人铁蹄下失去一切的母亲形象跃然台上。”命运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每个音符都浸透着血泪,却又在悲怆中升华为不屈的力量。歌声落幕,剧场内静默数秒,随后爆发出如潮掌声。
指挥家洪音的指挥棒仿佛具有魔力,时而如利剑出鞘,引领乐团爆发出排山倒海之势;时而如绣花针般细腻,勾勒出音乐中的微妙情感变化。合唱团与交响乐团的完美配合,将八个乐章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黄河船夫曲》的奋力搏击,到《黄水谣》的深情咏叹,再到《保卫黄河》的壮怀激烈,音乐成为最生动的历史叙事者。当熟悉的旋律响彻大厅,许多观众眼含热泪,情不自禁地跟着拍掌应和。
演出结束,不少观众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听到《黄河大合唱》时,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为保卫这片土地浴血奋战的身影。”观众刘先生表示,该场演出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西兰湖北经贸文化协会会长、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秦工说,他在观演过程中数次落泪,“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省演艺集团、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这场音乐会意义非凡,我们要更加团结海内外一切力量,建设灿烂美好的家园。”
孟加拉籍教师加力布观演后接受采访
武汉理工大学跨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孟加拉籍教师加力布受邀前来观演,他透露,1944年他的家中长辈也曾代表阿萨姆军团参加过抗日战争,因此观看演出后感到十分激动,“80年前的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东方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今天我们要更加珍惜和平,共建美好家园。”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