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京剧第一美人”李胜素:59岁不会内务,情感挫折后遇绯闻缠身

更新时间:2025-08-01 06:54  浏览量:1

有人说她是“京剧第一美人”,也有人觉得她“太清高”,不结婚、不生子、不进厨房。

但所有听过她一嗓子“贵妃醉酒”的人,大概都会明白一个词——“角儿”。

59岁的李胜素不上综艺、不谈恋爱、不玩短视频,硬是靠一袭戏服、一副好嗓子,把戏曲唱到了金色大厅。

她不是顶流,但她让传统戏剧重新火了起来。

明明是国粹传承路上的“劳模”,却被网友一句“不会做家务”送上热搜,还被调侃“仙气飘飘不食人间烟火”。

当然,热搜的魔力不止于此,配套八卦也从未缺席。

就在她和老搭档于魁智一同出席活动、举杯合影的那一刻,围观群众直接脑补了一出“多年隐婚情深戏”。

照片中的俩人笑得自然、姿态得体,却被放大成“交杯酒”般的隐喻,这怕是连编剧都要自叹不如。

问题是,这段话题热度还没过,事务所就果断上线——发布正式声明,代表李胜素起诉造谣者。

甚至公安机关都公开了处罚通报,某位在群里“阴阳怪气+配图攻击”的网友,结结实实被拘留了五天。

很多人觉得她“沉默”,可她的沉默从不是退让,而是懒得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撕扯上。

台词一字不差地背、动作一板一眼地练,她的耐心向来留给了舞台,没空对着键盘战八卦。

对她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清白的名声,而是清醒的热爱。

在那些质疑“人设崩塌”的声音传遍网络之前,李胜素早已是圈里圈外公认的“戏疯子”。

她是从农村戏班一路踩着锣鼓点熬出来的角儿,10岁就被特招进剧团。

顶着一副青蛙趴的姿势练腿功,趴在地上背台词、练唱腔,那些看起来“不近人情”的自律习惯,才是她最早的“人设”。

13岁考进河北艺校,唱功、身段、表情——一门门硬功夫她都不肯糊弄。

她也不是天生台风就稳,练“凤还巢”时被老师扣着唱腔转音,一练就是几小时。

演“谢瑶环”得穿着沉重戏服站满一幕,不允许有一个多余动作。

21岁杀入青京赛拿下“优秀演员奖”,之后拜入梅葆玖门下,成为梅派的嫡传弟子。

一路从传统戏演到新编剧目,一部部戏不是背下来的,而是一遍遍啃下来、练出来、唱出来的。

更难的是,她不是“固守一派”的戏痴,和各流派演员一边钻研传统,一边主动挑战风格边界。

有一年在台湾演出,临时少了一个张派花旦的角色,剧组都愁了——唱腔风格大相径庭,没人能接。

结果她直接顶上,梅派唱腔套张派表演,全场叫好。

台下人看得酣畅淋漓,根本没人注意这是“换门派”硬上。

这种敢唱、能唱、稳唱的功底,不是靠脸蛋换来的。

她的嗓音清亮甜润,动作风格却干脆利落,举手投足之间有规矩,也有味道。

她不是在“美”,而是在“稳”——稳住的是一部戏、一种派、一代人对京剧的期待。

200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台上响的不是莫扎特,也不是贝多芬,而是一出正儿八经的京剧。

这不是外宣项目,也不是旅游演出,这是李胜素带着国家京剧院,实打实地用“唱功”站上了全球音乐舞台的C位。

团队成员刚落地,就有人水土不服,还有人直接在后台抱着热水袋排练。

李胜素自己也不是“天选稳定”,排练时心跳都快到耳朵根,但依然一丝不乱地撑起了台前幕后。

怕观众听不懂,她在剧目中增加了文化讲解,连节目结构都重新梳理,务求每一句唱词都落在观众心里,而不是绕在脑壳外面。

演出当天,全场坐得整整齐齐,没热场嘉宾、没灯光表演,只有一袭水袖、几句唱腔。

她一开嗓,台下立刻寂静如水,不是尴尬,是惊艳。

等到演出落幕,掌声不是西方式的礼貌鼓掌,而是那种从迷惑转为动容、再进化成尊重的雷鸣般回响。

很多欧洲观众第一次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艺术,不是遥不可及的“民俗风情展”,而是真能唱到人心窝的艺术。

可演出结束之后,她第一件事不是开香槟、庆功宴、领奖金,而是回国马上带学生重排《长生殿》。

没有“国际大师返乡讲学”那种作派,只有一句:“得让年轻人知道这戏怎么演。”

这就是李胜素——一个走得再远,也不忘从哪出发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一句“不会做饭”突然被送上了热搜。

说她不会做饭,并非卖惨立人设,她确实不会。

小时候就在剧团吃食堂,住集体宿舍,三餐有剧务安排,压根没机会进厨房切洋葱。

这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而是人生选择不包含厨房技能。

可比起拿菜刀,她更擅长拿剧本、挑唱段,没人规定一个人的价值,要靠厨房测评打分!

她有很多身份:研究生班导师、河南大学艺术总监、妇联执委……但她从不拿这些当宣传素材。

不是那种靠标签摆姿态的“文化精英”,而是活成了一个纯粹“唱戏的”。

这份纯粹,也体现在她对感情的态度上。

59岁的李胜素未婚未育,一路单身走来,照样过得滋润。

这在外人看来,简直是“不符合逻辑”的存在。

女人到了某个年纪还没有婚姻和家庭,总会被贴上“难搞”“没人要”“性格古怪”的隐形标签。

可她偏不信这一套,不是没遇到感情,只是每次都把爱情输给了戏剧。

当年在山西京剧团,她曾和鼓手有过一段情,对方温柔体贴、无话不谈。

但随着她走红、拿奖、频繁外演,鼓手慢慢意识到两人差距拉大,主动退出。

这段感情虽结束,却也体面。

后来她又遇到一位北京富商,两人眼看着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富商却突然提出条件:“婚后别再登台。”

她都没想便直接婉拒,不是看不起婚姻,而是太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守住的。

梅派传人不是名头,她始终把“戏比天大”当座右铭,没空也没心思去配合别人设计的“家庭剧本”。

感情不是标签,婚姻不是荣耀,更不是一种证明她“成功”的工具。

她选择一条孤独但自由的道路,把所有热情和时间,都留给了戏台和学生。

这不是苦情戏,而是清醒剧。

她曾因为帮家里干农活上过热搜,也因为说“戏比爱情重要”被骂“假清高”。

可如今的李胜素,仍然是那个一亮相就能压住全场的“贵妃”,也还是那个在田里帮父母摘葡萄、不善油盐酱醋的“村里姑娘”。

弟弟开车送她排练、父母仍住在老家农村、自己住在郊区房子不小,生活不奢侈但自在。

唱到今天,李胜素没结婚、没生孩子、没“进厨房”,但她留下的,是一整代戏迷的记忆,是一张不靠炒作赢得的脸,是一台不靠灯光也能打动人的戏。

一个不肯妥协的女人,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人——守住热爱,其实比讨好世界更值得。

李胜素谈梅派:运密人疏 寓浓于淡.央广网(来源:中国广播网).2014-03-09 [引用日期2024-03-01]

剧坛翘楚李胜素.菏泽日报.2010-09-03 [引用日期2024-03-01]

京剧名家李胜素维权:B站用户恶意曲解其针对香港演出的采访内容,涉嫌严重侵犯名誉权.九派新闻.2025-07-16 [引用日期2025-07-16]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李胜素 [引用日期2025-05-31]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