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我国的戏曲剧种不胜枚举,其中有五大戏曲最为知名

更新时间:2025-05-06 16:42  浏览量:7

古老的华夏民族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种,昆曲、粤剧、徽剧、秦腔、淮剧、川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沪剧、晋剧、吕剧等等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不知你是否晓得,我国有五大戏曲凝聚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1.京剧:

又称平剧或京戏。被我们称之为"国粹"。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就进入宫廷,并吸收了汉调、昆曲等元素,所以它的发展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京剧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其题材的涉及面比较宽广,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更多,尤其以历史故事为主。其技艺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更胜一筹,角色也分为生、旦、净、丑四类。当然与其它剧种相比,京剧的乡土气息和奔放粗犷之味要逊色了许多。

京剧的传统剧目有1300多种,其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四郎探母》、《贵妃醉酒》等。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评剧:

又称为″评戏",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曾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它起源于河北唐山,在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华北及东北地区广为流传。

评剧吸收了京剧、梆子等剧种的诸多元素。由于它则重于平民生活和社会现象,其念白和唱词又比较口语化,吐字清楚易懂,所以,评剧的乡土生活气息较浓、民间味道十足,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评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还被列入河北省和吉林省的省级非遗项目。

要说它的代表作那更是耳熟能详:《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祥林嫂》……

3.越剧:

是中国第二大剧种,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又是比较广泛的一个剧种。

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发展于上海,在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较为流行。越剧以吴侬软语的抒情风格而著称,被称为"中国歌剧"。其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越剧唱腔丰富,表演唯美典雅,演绎的题材多为才子佳人之类。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代表剧目包括《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等。

4.豫剧:

豫剧发源于河南省的开封,因其最早的音乐伴奏是用枣木梆子打拍,所以豫剧又称之为"河南梆子"。其表演形式具有浓郁的中原特色,舞蹈粗犷、音乐高亢、颇拥有激情奔放之阳刚之气,善于表演气势磅礴的大场面戏。所以又被誉为"东方咏叹调"。它的唱腔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三种,并擅长表达人物情感,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题材为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河南省以外,还流行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代表剧目包括:《朝阳沟》、《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包青天》、《七品芝麻官》等。

5.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由山歌、秧歌、采茶歌、花鼓调等逐步融合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碗清新、细腻动人,表演朴实活泼、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

黄梅戏属板式变化体,包含花腔、彩腔、主调三大体系,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多反映民间爱情或生活故事,乡土气息浓厚。2006年黄梅戏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牛朗织女》等。

中国戏曲文化百花齐放,生生不息,它不愧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