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演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票房收入2.35亿元
更新时间:2025-04-24 16:13 浏览量:6
4月23日,道略演艺发布《2025年一季度深圳演出市场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深圳市109家演出场所开展营业性演出4647场,观众人数共计94.16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共计2.35亿元。在各类演出的精彩呈现下,深圳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演出市场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演出市场整体繁荣,多类型演出齐发力
2025年一季度,深圳市演出市场迎来了开门红,通过售票方式举办的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4647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6%。演出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观众,观众人数达到94.16万人次,尽管整体观众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但演出场次的显著增长仍显示出市场的活力。演出票房收入达到2.35亿元,其中演唱会贡献了近5成的票房收入,达到1.12亿元,成为票房收入的主力军。
从演出场所来看,全市共有109家演出场所开展营业性演出,小型场所(小于500座)占比达到66.9%,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型演出场所(500人及以上)和体育场馆及户外场所分别占比25.0%和8.1%,这些场所为各类大型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支持。其中,体育场馆与户外场所贡献了全市演出总票房的50.4%,显示出其在演出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细分市场亮点纷呈,多元文化体验受青睐
2025年一季度,深圳戏剧类演出丰富多彩,从经典到现代,从喜剧到悬疑,多部精彩的话剧与舞台剧轮番登场。一季度戏剧类售票演出共1544场,观众14.85万人次,票房4382.2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9.3%、35.3%、24.1%。其中,话剧演出265场,观众5.61万人次,票房1767.57万元,市场表现平稳。小型场所(小于500座)演出活跃,占话剧演出总场次的65.7%,其中驻场剧目演出较多,如开心麻花上演的《整个喜剧》,爪马世界上演的《第5个人》《夜未央》等。
在音乐类售票演出方面,一季度场次达到550场,吸引观众30.44万人次,票房收入1.43亿元。其中,演唱会演出22场,吸引观众15.36万人次,票房收入1.12亿元。5000座及以上的大型演唱会,票房收入1.11亿元,占一季度深圳演出市场票房总收入的47.2%。音乐会演出表现亮眼,本土专业文艺院团与国际团体的演出不断。音乐会演出167场,吸引观众6.51万人次,票房收入1879.91万元。对比去年同期,音乐会演出的场次、观众以及票房分别增长了5.7%、18.8%、31.5%。
深圳舞蹈类售票演出在2025年一季度共36场,吸引观众2.68万人次,票房收入1097.01万元。较去年同期,场次、观众、票房依次增长了80.0%、65.4%、60.2%,显示出在演出市场中的强劲增长势头。国内多部精品舞剧汇聚深圳舞台,且多部剧目多场连演。其中包括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杨丽萍作品2022版舞剧《孔雀》、广州歌舞剧院原创民族舞剧《英歌》,以及《水月洛神》《天工开物》《花木兰》《红色娘子军》等多部精品剧目汇聚深圳,于各专业剧场剧院陆续开演。
演出市场结构“小型化”与“文旅融合”并行
2025年一季度,深圳演出市场呈现出“小型化”与“文旅融合”并行的发展趋势。小剧场/新空间/影厅类售票演出达3480场,占比达到74.9%,成为演出市场的主力军。脱口秀、沉浸式戏剧等小型演出形式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成为热门演出类型。魔脱喜剧与大笑喜剧等厂牌的脱口秀演出场次合计占比近4成,为观众带来了轻松幽默的观演体验。Livehouse演出也呈现出显著增长,一季度演出356场,同比增长28.1%,推动了音乐消费的下沉。此外,31个影厅拓展了演出边界,开展脱口秀、儿童剧等小型演出,探索“电影+现场表演”的融合场景,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也成为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春节期间,欢乐海岸、锦绣中华民俗村等景区的旅游演艺,如《深蓝秘境》《大漠传奇》等,结合灯光秀、非遗体验,形成了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演艺演出415场,同比增长22.1%,观众增长48.8%,票房增长72.4%,成为演出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这种“小型化”与“文旅融合”并行的发展模式,不仅丰富了深圳的文化生活,也为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一季度,深圳演出市场在各类演出的精彩呈现下,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从演唱会市场的快速升温到戏剧类演出的经典与现代碰撞,从舞蹈类演出的精品汇聚到“小型化”与“文旅融合”的并行发展,深圳演出市场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未来,深圳演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