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刺杀完袁世凯,就去替梅兰芳打官司,这位民国第一女刺客,真牛
更新时间:2025-04-12 19:28 浏览量:15
她即是民国第一女刺客”,又是现代法学制度奠基者
她不但在1910-1912这短短的两年里,连续刺杀了良弼,载沣,以及袁世凯这三位要员
还在巴黎和会上,以玫瑰藏枪威胁外交总长陆征祥,成功阻止《凡尔赛和约》签字
就在大家认为她“从此消停的时候”,她又抽空考了个女博士,还顺带替梅兰芳和孟小冬打起了离婚官司
就是这么一位民国的传奇的女性,晚年却因为奢靡享乐以至于致家财散尽,陷入贫困,最后客死异乡,实在让人叹息
这位传奇女性,就是郑毓秀
郑毓秀,1891-3-20出生,广东新安县人(今深圳市宝安区),祖父郑姚为香港地产富商,父亲郑文治任清朝户部官吏,郑毓秀就是出生在这么一个官宦家庭
如果她早出生个几十年,或许她会以一个大家闺秀的身份,被父亲安排给一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哥,生下几个孩子,蕞后在在与小妾们的争宠中,过完自己的一生
然而或许是命运奇诡绝伦,郑毓秀偏偏出生在这个腐朽的王朝末年,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她的出生,或许就注定了她此生必定会走一条波诡云谲的道路
郑毓秀6岁的时候,就拒绝缠足,面对父母的强逼,她以死相威胁,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抗争精神
等她长大后,又拒绝了做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对相夫教子的日子深恶痛绝,所以,她在1904年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她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在这次日本留学的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一个姓廖的男子,经由他的引荐,加入了当时还处于非常弱小状态一个组织,从此,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个姓廖的男子,叫廖仲恺,而这个组织,就是同盟会。
1910年,同盟会开始策划对清政府核心人物的斩首行动
载沣为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刺杀的人员,除了 郑毓秀之外,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个人物在日后会变得臭名昭著,他就是汪精卫。
郑毓秀利用自己是大家闺秀的身份,买通巡警家属获取宵禁通行证,把炸弹运往北京
计划的很详细,可是,却偏偏总有意外,在刺杀的过程中,因为炸弹引信故障未爆炸而导致行动功亏一篑,汪精卫被捕入狱,而郑毓秀却成功逃了出来。
一次不成,那就再来一次,这次的目标是袁世凯,经过上次的失败的经验,他们准备充足,在袁世凯马车必经之路埋伏12人行动组,如此阵仗,可谓是万无一失
但或许是袁世凯命不该绝,行动前夜突然接到了指令:南北议和的障碍实为良弼,要求转攻目标
事发突然,以至于未及时通知到全部的成员撤退,在最危急的时刻,郑毓秀冲入现场示警,朝天啪啪啪连发三枪,场面一片混乱
随后,突然调转枪头向袁世凯的马车连续射击,就在她快要击中袁世凯的时候,意外又出现了,她的枪支卡壳了
卡壳让她的右手受伤,喷涌而出的血,鲜血染红了袖子,万般无奈之下,她混入人群后更换血衣撤离,很可惜,只击中了袁世凯的马,而未伤及袁世凯本人。
良弼这个名字有些陌生,这里顺便提一嘴
爱新觉罗·良弼,属满洲镶黄旗。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参与清廷军事改革,主持保定陆军学堂校务,主张训练新军、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并称“清季干将
武昌起义后,良弼坚决反对革命,主张武力镇压。1912年1月,他与溥伟、铁良等组建“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南北议和及清帝退位
说白了,这良弼是挡在革命路上的一颗绊脚石,面对这样的人呢,必除之而后快
吸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她这次做了缜密的安排。
1.郑毓秀先是通过宗社党内部线人,确认了良弼每日往返醇亲王府与西四红罗厂官邸的固定路线
2.然后又利用北京名媛身份渗透满清贵族社交圈,再一次详细的获取了良弼护卫配置与行程细节
3.蕞后,她又收买良弼官邸仆役,确认其1月26日将赴醇亲王府商讨组建"满蒙敢死队"
这次,情报工作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随后她又通过天津租界渠道获取三枚英国制T型手雷
具体的执行过程由革命家彭家珍执行,虽然准备的过程如此的充分,但是蕞后还是出现了小插曲
良弼因为对彭家珍身份起了疑心而导致刺杀行动失败,彭家珍危机时刻,趁其不备投掷手雷,爆炸冲击波致门廊立柱倒塌,弹片贯穿良弼左腿股动脉,彭家珍头部遭弹片击中当场牺牲,良弼卫队5人重伤
随后,良弼经德国医院抢救了三日,因败血症死亡,临终哀叹"杀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良弼一死,宗社党失去核心领袖,主战派迅速瓦解,良弼之死加速了清廷内部主战派的瓦解,间接促成《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较原计划提前37天
刺杀之后的郑毓秀声名鹊起,在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及翻译
1919年6月27日(和约签署前一天),时任民国总理的陆征祥因不堪压力,装病躲入巴黎近郊圣克卢德医院,但仍接到北洋政府密令要求签字。郑毓秀得知后迅速赶往医院
她在途中折取花园玫瑰枝假扮武器。进入医院后,她绕至陆征祥身后,以花枝抵其背部,厉声警告:“你敢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此举吓得陆征祥惊慌失措
最终,陆征祥拒绝出席6月28日的签字仪式,导致中国代表团未签署《凡尔赛和约》,暂时保留山东主权争议的解决空间
郑毓秀的此次行动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助力,推动了国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她本人将玫瑰枝带回国内长期保存,象征此次抗争的决绝
之后的郑毓秀在1924年去法国留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参与起草了《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推动“一夫一妻制”立法,并且担任首位省级女性政务官,在担任政务官期间,她还代理了梅兰芳、孟小冬离婚案等知名案件
大家对梅兰芳可能很熟悉,但是对孟小冬可能就不太了解了,这里提一嘴。
梅兰芳与孟小冬因1927年合作《游龙戏凤》而互生情愫,当时的梅兰芳是有妻子的,孟小冬提出“绝不做妾”的结婚条件,梅兰芳以“双祧”名义(因其过继身份可娶两位正妻)说服孟家,两人在外另置宅院“缀玉轩”同居
1930年梅兰芳祧母(伯母)去世,孟小冬以梅家媳妇身份前往吊唁,遭二房福芝芳阻拦。福芝芳以“身怀六甲”威胁,梅兰芳未出面维护,孟小冬彻底心寒
孟小冬于1931年委托律师郑毓秀(中国首位女律师)提出离婚诉讼,
郑毓秀凭借其早年刺杀袁世凯、以及巴黎和会“玫瑰藏枪”等传奇经历在政商界积累的声望,为此案争取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随后,又以《中华民国民法典》为依据,以张孟小冬因婚姻破裂遭受到名誉和经济损失,要求梅兰芳支付4万大洋(约合今800万元)补偿,并登报公开解除关系
此事还被当时的黑帮大佬杜月笙掺和一脚,在自己四姨太姚玉兰(孟小冬师姐)的撮合下,孟小冬最后是嫁给了杜月笙,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此一个具有传奇故事的女子,没想到1948年却去了美国,她的晚年分外奢靡,再加上投资的失败,导致积蓄耗尽,陷入贫困
这还没完,1954年她的左臂病变恶化,被迫接受截肢手术
蕞终,1959年12月16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