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记梅兰芳程砚秋历史上的三次打擂台之二:1936年北京擂台

更新时间:2025-04-12 10:51  浏览量:9

(写在前面的话:关于一个世纪前,京剧的两位巨星梅兰芳程砚秋打擂台的事件,我准备用三篇文章,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今天是第二篇。)

梅兰芳和程砚秋

1935年梅兰芳声望,随着他数次的出国访日,访美,访苏之后而获得很大成功,声誉日隆。他时隔4年再度回京,引起京城各界轰动,北平各大、小报纸连篇累牍报道,造成很大的声势。

这是1936年盛夏,离开北京数年后的“伶王”梅兰芳,首次北返并重新登台,此事不但吸引了大量梅迷也让京中戏迷很是兴奋雀跃。梅的这次回归,就如海啸般声势浩大,锋芒毕露,京中的京剧艺人一般的小名角儿就不用说了,就是包括杨小楼这样一等一的大角儿,以及一些声名显赫的京剧名角儿,也都主动减少演出场次,来避开其锋芒。

但,偏偏有一人不为所动,他不但不减少演出,而且还增加了演出的场次,并且演出的园子,还选在离梅兰芳演出的戏园子很近的剧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程砚秋。

程砚秋演《梅妃》

当然,事实证明程砚秋还是低估了梅兰芳回归北京的能量。过后有人统计了当时二人的演出以及打对台的实际人数,收入和报纸传媒的吹捧以及观众欢迎程度等几项内容之后,得出的结论很现实:此次对台中,程砚秋不敌梅兰芳。

梅兰芳此次回京也不是毫无准备,仓促上阵,他的演出安排的非常合理和有条不紊。演出地点,他选择了能容3000多观众的第一舞台,遴选了众多名角作佐配,其中有著名汪派老生王凤卿、名老生贯盛习、王少亭,武生为杨盛春,著名小生为程继先、姜妙香,著名丑角为萧长华、慈瑞泉,花脸为刘连荣,武旦为朱桂芳,老旦为孙甫亭,花旦为于莲仙、诸如香等。这些位好角儿,哪个拿出来也是一等一的名家,但他们甘愿为了捧这位“梅大王”而屈居配角。

梅此次演出的剧目,也以梅派本戏为主,辅助与一些传统的骨子老戏。梅派戏例如《凤还巢》《西施》《洛神》《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等,传统老戏包括《汾河湾》《王宝钏》《奇双会》《金山寺》《穆柯寨・穆天王》等。

梅兰芳演《西施》

梅兰芳当时42岁,正处于艺术鼎盛时期,年富力强,叫座力极强,自登台一个多月以来,几乎场场满座。他听闻杨小楼最高票价为一元二角,便决定自己的最高票价也同为一元二角,但即使这样,每次的戏票也是一抢而空,演出时剧场内观众更是拥挤不堪,即使如此,观众的热情也是丝毫不减。

那么程砚秋这边也不含糊,他也是有准备的不打无的放矢之仗。他选的地方,是在距梅兰芳演出的第一舞台仅二里多地的前门外中和戏院,每逢星期六、日晚还要加演两场。虽然比不上第一舞台三千人的座位,但中和戏院也能容纳八百人上下,在当时的旧京城戏园子里,规模也算是不小了。

当然,程砚秋的演出班底也相当硬整,有名老生王少楼、哈宝山,著名武生周瑞安,著名花脸侯喜瑞、苏连汉,著名小生俞振飞,著名旦角芙蓉草(赵桐珊),著名老旦李多奎、文亮臣,名丑角曹二庚、李四广等。

程砚秋演《青霜剑》

程砚秋此次演出,将他的“看家戏”,如《金锁记》《红拂传》《青霜剑》《鸳鸯冢》《文姬归汉》等一一露演,观众也是过足了戏瘾耳福,特别是喜欢程派戏的戏迷,就和过节一样的喜笑颜开 ,欢喜异常。

当然,两人打对台最后的结果还是程砚秋败了,这里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程砚秋虽艺术风格独特,唱念演表俱佳,但因其长期在北京公演,而且他定的票价与梅兰芳居然一样,这就有点冒失了,因此据说售座不是很理想,难敌梅兰芳的声势。不过,程砚秋敢同梅兰芳 “交锋对垒” 已属难能可贵,这就是自信。当然,此次打擂台并未损害他们的师生情谊,两人在艺术上相互竞争,也相互启发,成为京剧史上的一段佳话。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