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所谓建国后京剧形成的新流派:“李、关、袁、杜、厉”是不成立的

更新时间:2025-04-03 21:05  浏览量:5

京剧旦角大派:梅派

京剧形成流派一般得具备以下几个特性和条件才算数:

第一条: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并富有创新精神。有的大量的私房剧目和极具个人特点的改造传统剧目以及独特唱腔儿,独特的服饰。小到一朵花儿,锣鼓的节奏声音,大到胡琴的音乐节奏手法曲调唱词唱法、身段儿台步武功架势都极具个人特性,并且非常优秀。

第二条:有众多的学生弟子传承他的艺术,演出他的剧目。

第三条:雄厚的群众基础传唱他的唱腔儿,唱法。

那么上面简单地阐述了一下形成一个流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对所有流派衡量一下,就知道哪一个流派算是真真实实的符合条件,哪一个流派也就算一个勉勉强强,甚至缺一些条件,而那些媒体上捧出来的所谓流派根本就立不住!

京剧旦角大派:荀派

几年前,有一位张姓的所谓戏曲专家,提出来了建国后又形成了新的“九大流派”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大部分是不成立的。

他说建国以后形成了九个新流派,它们是:裘盛戎、张君秋、叶盛兰、赵燕侠、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关肃霜、厉慧良(我记得好像是这些,好像是不是还有个李金泉,忘了,如果我记忆有误欢迎大家补充或者删减)

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位张姓专家提出的这个所谓新流派名单,用流派的几大特点衡量一下看这些位艺人够不够格。

毋庸置疑,裘盛戎、张君秋、叶盛兰,是被广泛公认的京剧流派,但他们的成名基本都是在解放前就已经声名赫赫了,所以把他们拉到解放后陪绑还是有点勉强。

这里最具争议的就是号称文武全才的李少春先生了,他也是能够形成流派而没有被广泛承认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实际上他称一派也就差那么一点点距离。

李少春先生很优秀,这个绝对毋庸置疑,他年少成名,解放前就声名赫赫,跻身于一线京剧老生大咖的行列,说他是全才我想这一点基本没有人能够反对吧,他文学余叔岩,武学杨小楼,不但能唱老生,还能演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猴戏、能唱大嗓小生戏,男性舞台上的这点活儿都让他给包圆了,有人就问:您还有不会的吗?

李少春还演猴戏

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他成就于博而失之于杂!当年他师父余叔岩在世的时候,就严令不许他乱演,比如“猴戏”,可是他为了一大家子生活也没把他师父的话放在心上,结果演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杂了,与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精炼一派而失之交臂。

很可惜!但没形成就是没形成,有少春粉非说什么“李派”,那是不客观的,我们对待事物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任由自己的情绪主导理智。

那么,另一位花脸名家袁世海,有人说是什么袁派,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你们听听他师父郝寿臣的唱,袁先生的艺术还是一脉相承的“郝”派,用派的三大特性衡量也是不够格的。

杜近芳演梅派戏《霸王别姬》

至于杜近芳关肃霜,那也一样,杜近芳没有形成什么“杜派”她只是梅王结合,而关肃霜更没有形成什么关派,她的唱腔谁能说出来特点?既没人学也没人传唱,自己弄的剧目倒是不少,多是少数民族的新编戏,可是也就留下了一段《戴诺》的南梆子,但很多人还不学她学李维康。至于厉慧良....

最后说说所谓的赵燕侠的赵派,赵派确实是解放以后国家竖起来的唯一一位女性流派,也是解放以后唯一确立的流派,但这一派让我看,还是不太够格,你用派的三大特性衡量几乎一样也不达标,个人的唱腔是很有特点,但没人学啊,这怎么流?个人剧目也没几出,演的多的还是人家“荀”家门的戏,你就是怎么疙瘩腔也是荀派的,和你赵何干?还有其他一些比如对字韵的不讲究等等,就更在文化层面上有所欠缺了,因此,这样的派还是太勉强了点吧。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