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临翔时光FM】第258期 《150位中外名人的故事》——《梅兰芳》

更新时间:2025-10-13 05:37  浏览量:1

导读

您好,我是鲁倩 ,《临翔时光》今天和您分享的是《梅兰芳》,选自《150位中外名人故事》。本书由临翔区图书馆提供。欢迎收听。

临翔时光

鲁 倩

临翔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2月2日出生于北京城内一个京剧世家。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1901年,7岁的梅兰芳开始学戏。1912年,18 岁的梅兰芳随京剧大师王风卿首次到上海演出,并取得很大成功

梅兰芳多次拜师学艺,戏路很宽,不仅精通青衣、花旦、刀马旦的旦行表演艺术,还掌握了生行等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经过充分挖掘和潜心钻研,在他身上逐渐形成了自己艺术上的流派——梅派。1921年组建“崇林社”的时候,他已和京剧大师杨小楼齐名。同时,“梅派”艺术也进人了新阶段。

梅兰芳的“舞”出神人化,形态逼真,在表演《长恨歌》时,他的“舞”就是全剧的高潮。梅兰芳的京剧唱腔,从朴素的“情”过渡到华丽的“文”,努力使唱词文字典雅绚丽,并在曲调上引人了昆曲,加以变通,形成了他独有的唱腔特点。1936年,梅兰芳通过学习,掌握了如何用气、换气、提气、偷气等功夫。他对气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达到了臻于完美的神奇境界。

梅兰芳通过谭鑫培和杨小楼两位前辈的指点,加之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在谭鑫培去世后,梅兰芳跃居旦行第一,并在“四大名旦”中自始至终占据着领衔的位置。

1930年,梅兰芳率团访问美国。归来后,地位和名声便不断提高,1933年他被戏迷称为“伶界大王”,被捧为梨园界的代表人物。之后,他不得不与政界、商界、军界乃至洋人周旋。因看不惯官场中的阿谀奉承和尔虞我诈,梅兰芳毅然离开北京,南迁上海。

1935年,梅兰芳访问苏联时,因坐火车需经过伪“满洲国”,他宁愿长途奔波,坐船到苏联也不坐火车,体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

在上海,恰逢日本大举入侵中国。梅兰芳不甘做亡国奴,无可奈何之际,他想自杀却又不忍,想归隐又不能。两难之际,日本侵略者用金钱利诱他为日本人唱戏,梅兰芳发誓赶不走日本人决不上舞台,并蓄须明志,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他立即刮去了长长的胡须,当众宣布将重返京剧舞台。

1949年,梅兰芳应第一届文代会的邀请又一次回到了故乡——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继续活跃在戏剧舞台上。1959年,党和政府允许梅兰芳剧团成立。梅兰芳努力让自己成为毛主席所倡导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常告诫自己:生出“不满足”,可;生出“不满意”,则坚决不可。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逝世,享年67岁。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是旦角中“前无古人”的大家。

有人说:世界很小,一转身,不知道会遇见谁;世界很大,一转身,不知道谁会消失但故事却可以一直流传《临翔时光》与一起分享!我是鲁倩,再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