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国庆上演 重唱文艺界的“抗战弦歌”

更新时间:2025-10-10 18:38  浏览量:1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韦衍行)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内,恢宏的旋律响起。舞台上,多媒体屏构筑的“抗战博物馆”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鲁迅看报的身影、重庆雾季公演的人潮、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珍贵照片接连浮现……中国国家话剧院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近日拉开本轮演出序幕。

《抗战中的文艺》。国话供图

“这是对文艺先辈的一次致敬。”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抗战岁月,也是中国文艺的‘觉醒年代’。抗战中的文艺先驱,不仅记录历史,更参与历史、塑造历史。观众通过舞台,可以看到中国14年抵御外寇的文艺名家们的抗战心路。”

当演员以“歌队”形式肃立于舞台,齐声诵读抗战时期文艺家的宣言时,庄严的仪式感瞬间笼罩全场。多媒体屏上投射出先辈形象,与演员的表演层层交织。舞台通过机械装置与投影技术的巧妙调度,构造多重时空,观众仿佛步入一座“可感可触的抗战文献博物馆”。

作为该剧导演,田沁鑫坦言:“文献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史料‘活’起来。我们不仅还原历史场景,更致力于捕捉人物的精神内核。”剧中,萧红、萧军等东北作家为抗战奋笔疾书,老舍在日军炮火声中弹落书本的灰尘,郭沫若于国难之时返回祖国,丁玲奔赴延安,巴金在寒夜中创作《寒夜》,聂耳探求中国音乐出路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怀揣爱国之志写就《黄河大合唱》……

《抗战中的文艺》以文献话剧的形式,探索性尝试在舞台上构成现代“抗战博物馆”结构,将纪录片、人物纪录片,结合演员表演进行“虚拟修真”。本轮参演的演员们表示,“扮演抗战文艺家不仅是一次表演挑战,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在观看九三阅兵后,再次参演《抗战中的文艺》,对剧中的人物有了更新的理解,希望能以自己的表演,展现一代文艺界人士的精神与风骨,致敬为中国自立自强做出贡献的文艺先辈。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