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他骗过所有人,只为靠近梅兰芳!1923年天蟾戏班的“杂工失踪案”

更新时间:2025-10-07 11:09  浏览量:3

程砚秋

在梨园行,“偷戏”是大忌!

1923年春,上海天蟾舞台的后台,来了个奇怪的年轻人。

他沉默寡言,只知低头干活。搬衣箱、递道具、打扫卫生,班主吩咐什么,他都做得妥帖利落。戏班子里人人都喜欢这个勤快小伙,亲切地叫他“小勤快”。

可每当锣鼓敲响,特别是梅兰芳先生登台时,“小勤快”就像变了个人。

他会找个不显眼的角落,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口中念念有词。

那专注的眼神,不像个杂工,倒像个审视作品的艺术家。

没人知道,这个被呼来喝去的年轻人,在北平早已是声名鹊起的名角——程砚秋

他甘愿隐姓埋名,放下身段,只为能最近距离地观摩、学习梅大师的艺术。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平凡的演出日。

戏班当天要演的是《杀惜》。

开演前,“小勤快”竟径直走到梅兰芳面前,鼓足勇气说:“梅先生,今晚的阎婆惜,能让我试试吗?”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一个杂工想演角儿?简直是天方夜谭。

梅兰芳先是一愣,随即玩笑道:“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班门弄斧不怕丑。怎么,你真要票一出?”

“是的。”年轻人的回答出乎意料的坚定,“而且,我看您上次演的阎婆惜,有个地方似乎不妥。”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震惊四座的话:“惜娘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祖宗传下的规矩,应是七上八下。您为何演成了八上八下?请问这是哪流哪派的传承?”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一个跑腿的杂工,竟敢质疑梅大师的台步?

梅兰芳

梅兰芳没有动怒,反而陷入了沉思。

他仔细回想着自己的表演细节,发现这年轻人说得一点没错——自己确实在无意中疏忽了这个规矩。

“你说得对。”梅兰芳抬起头,眼中满是欣赏,“是我疏忽了。”

他当即考了“小勤快”几段《杀惜》的念白和身段,发现对方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理解深刻、表演精湛。

当晚,“小勤快”程砚秋披上戏装,登上舞台。

当他开口的瞬间,所有质疑都化为了惊叹。

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显露出名角风范。一个杂工竟有如此功力?全场沸腾了。

演出结束,梅兰芳紧紧握住他的手:“好!演得太好了!你是谁?”

程砚秋只是笑着感谢指教,并未透露真实身份。

第二天,“小勤快”从不告而别,仿佛人间蒸发。

梅兰芳派人四处寻找,寻遍了上海滩的大小戏班,却始终不见那个勤快身影。

这个神秘的年轻人成了梅兰芳心头的一个谜——他到底是谁?为何有如此深厚的功底却甘愿做个杂工?

这个谜团困扰了梅兰芳整整一年。

直到1924年,梅兰芳回到北平演出,在一次梨园聚会中,他再次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此时站在他面前的,不再是那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勤快”,而是早已成名、与他齐名的程砚秋

一切水落石出。

原来那个甘愿在天蟾舞台扫地打杂的年轻人,竟是当时已崭露头角的程派艺术创始人。

他隐姓埋名,只为最近距离地向心中偶像学习。

知道真相后,梅兰芳不仅没有因被“欺骗”而生气,反而对程砚秋追求艺术的精神深感敬佩。

他不顾“同行是冤家”的世俗之见,正式收程砚秋为徒,倾囊相授。

从此,中国戏曲史上多了这样动人的一幕:两位大师,亦师亦友,相互切磋,共同成就。他们的友谊超越了简单的师徒关系,成为了艺术上真正的知音。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