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聊聊李少春的夫人,号称“女程砚秋”的侯玉兰

更新时间:2025-09-29 14:22  浏览量:1

侯玉兰

在京剧艺术的黄金年代,侯玉兰如一株悄然绽放的玉兰花,以程派艺术为根,以兼容并蓄为枝,在旦行舞台上留下了清越悠远的回响。这位被时人誉为 “女程砚秋” 的艺术家,用五十七年的人生轨迹,书写了从戏校高材生到京剧名家的传奇,其拜师问道的虔诚、艺术革新的执着,以及与李少春的梨园姻缘,都成为京剧史上值得铭记的篇章。

侯玉兰的梨园底色,早在出生时便已铺就。1919 年生于北京的她,本名侯景兰,父亲侯月亭与姑母侯喜凤皆是京剧演员,家学渊源让她自幼便浸润在西皮二黄的旋律中。1933 年,十四岁的她带着扎实的基本功考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改名 “玉兰”,正式踏上专业学艺之路。初入戏校时,她师从何喜春、律佩芳修习青衣,开蒙戏《二进宫》便以清亮嗓音与规范身段崭露头角,被老师们视作可塑之才。彼时的戏校汇聚了王瑶卿等戏曲宗师,为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成长土壤,而她沉稳恬静的性格,与程派艺术内敛深邃的特质天然契合,一颗向学程派的种子自此生根发芽。

少女侯玉兰

在程派艺术的求索之路上,侯玉兰走出了一条 “私淑” 到 “拜师” 的坚实道路。在校期间,她对程砚秋的表演艺术心仪已久,常常在程先生演出时悄悄观摩,将身段唱腔熟记于心。她心仪程派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这份执着打动了程砚秋先生,也得到了程派传人吴富琴的青睐,得以系统学习《孔雀东南飞》《鸳鸯冢》等经典剧目。广和戏院的实习公演中,她主演的《金锁记》《朱痕记》等戏,已能将程派的凄婉含蓄演绎得颇有神韵,观众席间渐有 “女程砚秋” 的赞誉。

1939 年戏校毕业后,有传闻侯玉兰正式拜程砚秋为师,成为师门入室弟子(一说没有这种事,拜师之事纯属子虚乌有,一来程砚秋早就宣称不收女弟子,二来他就是中华戏校的校董,侯玉兰就是他上大课的学生,教过属实拜师不实)。程砚秋对这位学生倾囊相授,亲自为她加工细说《玉堂春》《王宝钏》等剧目,小到一个拖腔的起伏,大到整出戏的情感调度,都一一指点。侯玉兰则秉持 “勤修不辍” 的态度,不仅吃透师传精髓,更主动研习昆曲,从《琴挑》《思凡》中汲取表演养分,让程派唱腔更添婉转韵味。这种 “取法乎上” 的治学精神,为她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侯玉兰演《四郎探母》

从戏校 “四块玉” 到中国京剧院的中坚力量,侯玉兰的艺术道路始终贯穿着 “先继承” 的准则。在中华戏校期间,她与李玉茹、白玉薇、李玉芝并称 “四块玉”,是玉字班首席旦角儿,剧作家翁偶虹为她们量身打造的《三妇艳》《火烧红莲寺》等新戏,让她得以在传统程式中融入新的审美。成名后,她并未局限于程派一隅,而是广泛与言菊朋、谭富英、杨宝森等名家合作,在《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合演剧目中,既能保持程派底色,又能根据合作者风格调整表演节奏,展现出极强的艺术兼容性。与俞振飞合作《弓砚缘》时,她饰演的张金凤,将青衣的端庄与花旦的灵动融为一体,俞振飞赞其 “身段如行云流水,唱腔似珠落玉盘”。

侯玉兰奚啸伯演《南天门》

五十年代,侯玉兰加入中国京剧院,艺术生涯迎来新的高峰。她在保留传统戏精华的同时,积极投身新戏与现代戏创作。与李少春合作的《野猪林》中,她饰演的林娘子,以程派特有的幽咽唱腔刻画了林娘子这个人物的隐忍与悲愤,“长亭别妻” 一折中,配合细腻的身段表演,将人物绝望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该剧的经典看点。当然,非常遗憾的是这种程派“林娘子”唱法今天已经失传,非常可惜。

在现代戏《白毛女》中,她突破传统旦行程式,运用程派唱腔唱法,借鉴现实生活中的神态举止,塑造的喜儿既保留京剧程派的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柯山红日》《林海雪原》等现代戏中,她更是大胆尝试将歌剧旋律与京剧程派唱腔结合,拓宽了京剧旦行的表现力边界。这些探索不仅丰富了她的艺术版图,更为京剧现代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少春侯玉兰夫妇

侯玉兰的艺术成就,既在于对程派艺术的精准传承,更在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时人评其 “声韵如砂糖甜润,情感如清泉自然”,这正是她兼容并蓄的结果 —— 她将程派的婉转,昆曲的细腻灵动熔于一炉,形成 “刚柔并济、情理交融” 的表演特色。她的唱腔被戏迷喜爱,既保留程派 “以气驭声” 的精髓,又以更开阔的音域适应不同剧目需求,成为程派传人中独具特色的一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为人质朴,洁身自好,不重修饰,有 “布衣女伶” 之誉,1936 年《戏世界》曾撰文称其 “品行最佳,居全校之冠”,这份艺德与艺能的双重修为,让她在梨园中赢得广泛敬重。

在侯玉兰的人生中,与李少春的姻缘既是梨园话题,也深刻影响了她的艺术轨迹。两人初识于戏校时期的合作,李少春的武生功底与老生唱腔皆属上乘,侯玉兰的程派青衣与之相得益彰,《打渔杀家》便是他们早期合作的经典剧目 —— 侯玉兰饰萧桂英,李少春饰萧恩,父女间的对手戏情感真挚,唱腔配合默契,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1940 年代,两人结为伴侣,开启了 “戏里戏外两相宜” 的人生篇章。

侯玉兰李少春合演《打渔杀家》

他们的合作往往能碰撞出奇妙的艺术火花。据传,一次合演《长坂坡》,侯玉兰饰糜夫人,李少春饰赵云,演至糜夫人跳井、赵云抓披的关键戏份时,李少春突然发现侯玉兰黄披上的纽扣未解开,危急时刻,侯玉兰以一句 “将军你看曹军杀进来了” 转移观众注意力,趁转身之际生生抻断纽扣,两人默契配合完成动作。事后侯玉兰心有余悸地对李少春说:“戏演砸了是事故,行头毁了再补也无妨”。这段轶事既展现了两人扎实的舞台功底,更凸显了他们 “戏比天大” 的职业操守。

四九年以后,夫妻二人成为中国京剧院的核心搭档,除《野猪林》外,还合作排演了《探府记》等新戏。生活中,他们相互扶持;艺术上,彼此成就。李少春曾说:“玉兰的唱腔能给我灵感,她对人物的理解常常点醒我”。而侯玉兰也常向李少春请教武打身段,让自己的表演更具张力。这种艺术上的互补与精神上的契合,成为他们婚姻中最动人的底色。

1976 年,侯玉兰走完了她的艺术人生,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碧玉簪》《奇双会》等经典剧目的音像资料,更有对京剧程派艺术的赤诚与坚守。如今回望她的一生,从戏校学徒到 “女程砚秋”,她用行动诠释了 “传承为大” 的一条道路。她与李少春的梨园姻缘,她博采众长的艺术探索,都如同玉兰花香,穿越岁月依然清冽动人。在京剧艺术薪火相传的今天,侯玉兰的故事仍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生命,永远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才能日久弥新。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