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当彩塑京剧脸谱遇上戏曲文化周,看非遗如何“绽”光彩!| 全国科普月

更新时间:2025-09-27 19:45  浏览量:1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首《说唱脸谱》将京剧里的角色形象唱得活灵活现。而在京剧艺术中,脸谱正是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彩塑京剧脸谱,作为伴随京剧兴起的手工艺术品,以优美的绘画、丰富的色彩,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靓丽名片。这个国庆,让我们一起走进彩塑京剧脸谱的世界,探寻国粹艺术的传承密码。

脸谱溯源:穿越千年的艺术演变

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据《旧唐书》记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的出现,之后为了便于表演,艺人们便直接用颜料在面部勾画、化妆,逐渐形成了脸谱。

彩塑京剧脸谱最早出现在1894年前后。辛亥革命后,彩塑京剧脸谱作为北京民间工艺品开始在京城流行,2009年,它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统的彩塑京剧脸谱艺术一直以北京为代表,彩塑京剧脸谱作为富有北京地方特色、极具民族优秀文化情结和广众性的艺术品,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弘扬和传播京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彩塑京剧脸谱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技艺传承:“三画”绝活里的

匠心与坚守

彩塑京剧脸谱中“画”很重要

漂亮的京剧脸谱常常作为设计素材,被印制在文化衫、扇子、杯子等实物上,以此作为礼品赠与友人。但是彩塑京剧脸谱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艺术家林泓魁将其简单地总礱俩为“三画”,一画图案二画对称三画神态。每个阶段对于技艺的掌握都需要长期地磨练,才能够画出神态、画出灵气,由此可见,技艺的传授,需要长期刻苦操练,文化的自信需要世代传承。

推广普及:让非遗“活”在当下,

传承于未来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质上就是对文化的认同与认知,构建群众对于“非遗”的认知,成为保护“非遗”的关键所在。彩塑京剧脸谱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学生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遗”文化教育成果展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全民的义务,只有普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教育,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和力量支撑对其进行保护。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巩固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同时,这也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