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噩耗!“最后一位杨派宗师”杨乃彭因病去世,享年80岁!
更新时间:2025-09-27 12:09 浏览量:2
2025年9月26号晚上,北京的消息传来,说杨乃彭先生走了,因病离世,八十岁,心里突然一紧,好像梨园的一盏灯熄灭了。天津人对京剧的感情很深,杨先生这种级别的人,算得上真正的“名角”,不只是舞台上的唱念做打,他整个人生都扣在这一门艺术上。
他1945年出生,四岁开始学戏,六岁就敢上台,十三岁进天津戏校,那时候小孩子要吃苦,凌晨四点半到河边喊嗓子,不管风多大雨多冷,从来没有偷过懒。后来遇到杨宝忠,这个老师非常严格,几乎是苛刻,但也正是这种打磨,把杨乃彭的一生定下了形。那一代人身上都有种倔劲,怕在师父面前出错,所以拼命学。
杨派老生的唱腔,本来就要求高,嗓子要宽厚,要沉,要有书卷气。他不仅把杨派的代表剧目唱全了,还兼学余派,甚至还能操琴打鼓,这种全面的本事在今天其实很少见。很多票友说他是“最后一个正宗杨派传人”,听他唱《文昭关》伍子胥,嗓音一出来,那种老派的劲儿立刻抓住人。
他不是只顾自己表演的那种人,晚年还常常奔走在教学和传承上。2010年在天津开办过京剧流派研习班,把老生杨派的路子教下去,他常说“京剧是一生的追求”,这句话不是摆在嘴上的口号,是真心的。有人见过他排练新编的《华子良》,也有人在讲座上听过他谈杨派艺术,八十岁了还在折腾,这种执着,可能就是艺术家最打动人的地方。
更难得的是他的家族也在接力,他的儿子杨少彭,本来是学武生,后来改学老生,接过父亲的衣钵,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现在已经是杨派的新一代领军人。而孙子杨泽崧,2018年就在央视舞台亮相,小小年纪嗓音就很有味道。祖孙三代能同台,这在梨园里就是一段佳话,让人觉得传统还没断。
但大家心里也有担忧,很多中生代演员唱杨派,多少带点自己的东西,味道和正宗差一些。杨先生去世之后,难免让人觉得,杨派可能会出现断层。毕竟一门流派的神韵,并不是光靠谱子和录像就能保存下来的,需要有人真正活在舞台上,天天唱给观众听。
我记得有人说过,八年前在大连,他演《斩马谡》,真的哭了,台下的人透过取景器都能看出那是真情,不是演的。这样的瞬间也许就是京剧的力量,能让人心底一震,不管懂不懂唱腔,都能被打动。
杨乃彭走了,可他留下的东西还在,他的嗓音,他的剧目,他的学生,他的儿子和孙子。天津这片土地一直盛产京剧名角,余音绕梁的说法并不是空话。只是今天再说起,他的一生,苦练,坚守,传承,都变成了另一种重量,留在记忆里。
大概以后再听到有人唱杨派,很多人会想起他,一个真正把自己交给舞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