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舞剧《小梦——再见杨绛》首演成功

更新时间:2025-09-27 11:11  浏览量:2

9月26日晚,由济南市“艺术名家工作室”——赵宇舞蹈艺术工作室主持创作,济南市歌舞剧院排演推出的舞剧《小梦——再见杨绛》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艺厅圆满完成首场汇报演出,为各级领导、业内专家和市民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交融的艺术盛宴。

灵感溯源:采撷文学,凝练艺术

这部舞剧的灵感深深植根于杨绛女士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她那部感动无数人的散文集《我们仨》,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成为编导创作的灵感富矿。从杨绛女士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到与钱钟书先生相识相知、携手踏上求学与创作之路,再到一家三口在岁月长河中相互扶持的温暖日常,这些珍贵的生活片段,经过编导的精心挖掘与打磨,成为舞剧中触动人心的动人篇章。同时,杨绛女士在文学创作上的丰硕成果,以及经典译作《堂吉诃德》背后的故事,也为舞剧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舞段巧设:梦境叙事,情韵悠长

舞剧由三幕组成,凭借巧妙的叙事性舞段设计,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为将文学搬上舞台,本剧创造性地采取“梦境”为叙事容器,构建“现实—梦境—现实”的循环结构:从老年杨绛伏案整理文稿时的“入梦”切入,借“糖的掉落”“台灯闪烁”等细节触发回忆,在梦中回溯与钱钟书的初恋、与女儿的温情日常,回溯“我们俩”“我们仨”的幸福时光;再以“梦醒”直面亲人“他们俩”离世的痛,最终落脚于“我”对生命的坦然回望。通过“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真切”交织,将杨绛文字中的情感与哲思转化为可感知的肢体语言。

青春力量:年轻团队,活力赋能

作为一部轻量化的舞剧,《小梦——再见杨绛》的创作与演绎中,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成为舞台的中坚力量。该剧主创、主演团队大多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他们为这部舞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创新精神。在舞台上,这些青年演员们以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表演,将复杂的情感与舞蹈技巧完美融合。他们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将杨绛女士面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脉络。正是这样一支年轻化的团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为《小梦——再见杨绛》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他们打破传统的束缚,勇于尝试新颖的舞蹈编排和表现手法,将现代舞蹈元素与经典文学故事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让这部舞剧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杨绛女士的精神世界,感受文学与舞蹈碰撞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舞美添彩:精雕细琢,烘托情境

本剧的舞美设计别具匠心。灯光随剧情起伏,巧妙变换色调与明暗,渲染出不同氛围。温馨场景中,暖光柔和铺洒;艰难时刻,冷光与阴影交织,增强视觉冲击力。服装设计贴合时代特征,主角杨绛的服饰从青年的清新,到老年的质朴,材质与剪裁皆细腻还原时代风貌,助力演员塑造角色。道具制作精巧有趣,每一件都与情节紧密相关,如象征情感传递的糖果、见证岁月流逝的书桌,承载着深厚情感与记忆。

舞剧《小梦——再见杨绛》的成功首演,不仅彰显了济南市歌舞剧院在舞蹈创作方面的探索与追求,更体现出剧院在艺术资源发掘、培育青年专技人才方面的努力尝试。济南市歌舞剧院院长李大海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深挖自身潜力、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优势特长,努力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济南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炜敏)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