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京剧界,急需程派《锁麟囊》的编剧翁偶虹这样的天才出现
更新时间:2025-03-24 12:41 浏览量:12
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一生的编剧有这么几位老先生:他的恩师罗瘿公、金仲荪、荀慧生的编剧陈墨香、翁偶虹、杜颖陶、吴菊痴等。
先说程砚秋的恩师罗瘿公,罗瘿公先生从 1922 年到 1924 年,为程砚秋编写了十个剧本,如喜剧《龙马姻缘》《赚文娟》《花筵赚》《玉镜台》《风流棒》《玉狮坠》等,正剧《红拂传》,悲剧《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等,为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瘿公逝世前,将帮助程砚秋创作新剧的任务,托付给老友金仲荪。金仲荪在十几年间为程砚秋创作了许多名剧,如《碧玉簪》《聂隐娘》《梅妃》《文姬归汉》,《春闺梦》等,还整理加工了传统戏《朱痕记》《柳迎春》等。其剧作结构顺畅,唱词淡雅隽永,与程砚秋的唱腔浑然一体。
翁偶虹先生
那么提程砚秋重要的编剧,翁偶虹也是绕不过去的。剧作家翁偶虹,1939年为程砚秋编写了《锁麟囊》这出经典的传世杰作,此剧自1941年在上海首演,至今已演八十多年而不衰。翁偶虹先生的剧作,人物性格迥异,结构起伏跌宕,悬念丛生,且兼顾京剧的唱念做打,文学性与艺术性兼备。
那么,据说陈墨香也给程砚秋编过戏,陈先生当时就已经是著名的剧作家了,他一生改编创作剧本高达100多部,不仅与荀慧生等多位京剧大家合作,也为程砚秋编写过剧本。比如《孔雀东南飞》最初是由陈墨香为程砚秋编写的,但程砚秋未唱,后经王瑶卿修改传承下来,交给了她的学生赵金蓉,王玉蓉排演而一炮而红。
此外,程派的《费宫人》一剧编剧也有陈墨香一说(另一说为杜颖陶)。还有资料提到,后期因金仲荪担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工作繁忙,便将为程砚秋创作剧本的任务交给了陈墨香和翁偶虹。
今天我们谈程砚秋的作品,想说的是,虽然一位剧作家一生会写很多戏,但由于各种原因,流传下来的却不一定很多。比如像上面说的陈梅香先生,他写了一百多出戏,现在看留下几出呢?
那么翁偶虹他在自传里也说,他从1933年二十五岁开始写戏,到他八十岁的时候,一共写了111出戏,(当然,也有文献说翁先生一生写过130余出戏),可是我们现在看,他最著名的还是给程砚秋写的《锁麟囊》,给李少春改写的《野猪林》,给李少春谭富英写的《将相和》,为袁世海写的《李逵探母》,当然,比起其他剧作家,翁先生这就算是很成功了,但也只有这些剧目流传下来,其他剧目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
马昭仪
他为程砚秋编写过大约七出戏:《锁麟囊》《瓮头春》《女儿心》《楚宫秋》《通灵笔》《裴云裳》《香妃》,但也只有《锁麟囊》《女儿心》《楚宫秋》(《马昭仪》)得以排演,当然这还算比较成功的,但其他那些他也是费了心血的,没有排演翁先生想来也遗憾不甘吧,但那有什么办法呢。
比如,他在1933年应中华戏校校长焦菊隐之邀,担任戏校编剧,后又任戏校的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他为中华戏校编写了《还我河山》《孤忠传》《鸳鸯泪》也就是后来的《周仁献嫂》。为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编写了《三妇艳》。为李玉如、王金路编写了《美人鱼》。还为了有票房,而编写了《火烧红莲寺》,大家看,就是正正规规演戏写戏的人为了吃饭那也得妥协一些,编一些大众爱看的“俗”戏。
此外,他还编写了《小行者力跳十二堑》,这期间他还为程砚秋编写了《瓮头春》。他费劲吧啦编好了很高兴,但好像程砚秋对他这出戏并不满意,程就明确跟翁偶虹说:“我演的悲剧太多了,这个戏我不大愿意排演,你还是给我编出新的吧”,他这一手给老翁弄了一个大睁眼,这辛苦全白费了,因此,此时的翁偶虹心里是很不愿意和高兴的,但是没办法。他写剧本也是为了挣钱吃饭,人家主家不满意,那就得重来。于是就在两人的撮合中,他写出来了那出流传后世的经典传世杰作《锁麟囊》。
程派名剧《锁麟囊》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