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回望陈佩斯的那座戏台,我们等了太久

更新时间:2025-09-24 13:53  浏览量:1

不少年轻人可能都不太认识陈佩斯,但对于80后而言,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是百看不厌的存在。

《主角与配角》,基本上的B站弹幕:天花板,全文背诵,全体起立。而《吃面条》《羊肉串》《姐夫与小舅子》《警察与小偷》等作品也是常看常新。

当然,除了小品,“二子”系列、孝子贤孙伺候着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值得怀念的篇章。

离开小品和大银幕的日子,陈佩斯成为了一名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并通过话剧以及抖音进行输出。

没错,话剧就是《戏台》。

这部话剧从2015年至今演了360多场,被誉为“近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巅峰作品”,评价超高,可惜毕竟不够娱乐与通俗化。

于是,今年,已经71岁的陈佩斯带着电影版《戏台》重回大银幕。

结果怎么样?

围绕六姨太这个角色,打拳的出现了。

依据陈佩斯的导演与表演能力,老登的评价也出现了。

咱也闹不懂,如今的简中互联网怎么哪哪都是搞对立的,然后动不动就是一群胸腔里塞满了好似看透世事的样子,这个是老登,那个是老登。

就不能好好地围绕电影评价电影么,真想丢出凤小桐的那个经典GIF。

好吧,说回电影版《戏台》。

在大胡子看来,它基本达到了陈佩斯的理想与期待,但作为一部电影,也有着明显的缺憾。

今天就走进这乱世梨园。

对陈佩斯而言,将一部在舞台上的内容搬上银幕,无异于一场豪赌。

话剧版演了很多年、很多次,凭借其严丝合缝的文本、紧凑节奏以及演员的现场功力,早已打磨成熟。

它在封闭的后台空间与一日的短暂时间里,高度浓缩了命运的乖张与人性的踯蹰。

对于影版,陈佩斯自己说,“好的戏剧很有可能成为好的电影,因为它剧本结实、文学架构精巧”。这番话表达了佩斯老师的自信,但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在保留原作戏剧脉搏的同时,注入光影独有的叙事自由与视觉魔力。稍有不慎,便会降格为一部索然无味的舞台实录。

但,陈佩斯似乎从一开始就无意于超越舞台,他的野心在于解剖,去精准捕捉那方寸之地里,每一个被命运之手拨弄的灵魂,其细微至战栗的表情肌理。

故事发生在民国军阀混战年代,北平城内硝烟弥漫。所有的事件压缩在一日之内,地点则几乎完全禁锢于德祥大戏院的台前幕后。

五庆班班主侯喜亭携名角儿,预备上演拿手好戏《霸王别姬》。然而,城头变幻大王旗,洪大帅一声令下要包场看“开国大戏”,后台瞬间乱成一锅粥。

更要命的是,饰演楚霸王的名角金啸天因情所困,抽大烟昏死过去;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却因一口地道的唐山话,被洪大帅误认作“真霸王”并钦点登台;而大帅那位痴迷戏剧的六姨太,竟在此时潜入后台,意图与她心中的霸王私奔。

权力、艺术、生存、欲望、误会与阴谋,所有线索拧成一股绳,在小小的戏院空间内,一场关乎尊严与生死的荒诞大戏,就此鸣锣开场。

最后的最后,新的大帅又来了,一切的荒诞迎来了新的荒诞。

乱世梨园,五庆班还要在这夹缝中继续鸡飞狗跳。

如果将《戏台》单纯地视为一部情节精巧的喜剧,那无疑是买椟还珠。

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系统性地展示了戏剧文本电影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场美学蜕变。

对于改编,想必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要面临一个问题:什么是不能变的。

《戏台》的答案是文化基因与戏剧精魂。

影片对戏曲的坚守与解构,上演了三次,形成了一条从坚守的缺失,到坚守的妥协,再到真正的坚守的完整叙事设计。

第一次,大嗓儿的唐山落子,将唱念做打的京剧四功糟蹋得体无完肤,这种缺失的滑稽呈现,突显出戏曲艺术的专业壁垒。

第二次,洪大帅强令“项羽不能死”,是对艺术的粗暴践踏,这种变化象征着传统文化在外力冲击下的脆弱。

最终,真正的霸王金啸天顶着压力,一字不改地唱完原版,实现了对坚守的完整回归,不仅是艺术的胜利,也是文化尊严的确立。

这是没变。那么,变了什么?

话剧《戏台》里的空间是象征性的,就那么个舞台,就那么个德祥大戏院的布景,需要承载出所有冲突。台下的观众需要通过想象力去填充空间的细节。电影的空间化更为多样,能够构建起一个写实、可视、多层次的银幕世界。

此外,话剧版在于“寓庄于谐”,有赖于现场互动与大家的共同文化语境,从而在笑声中完成温和的道德教化。

电影不同了,更偏向于现实中的“黑色幽默”,通过并置与对切,系统性地强化“错位”带来的荒诞感。观众不再只是心有灵犀地会心一笑,而是被一种深刻的荒诞感所裹挟,并获得到荒诞之中见悲凉的现代审美体验。

看完了《戏台》就能切实感受到陈佩斯在其中的设计,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还有对当下。

换句话说,这才是戏台所要搭建和有所指向。

比如,洪大帅,你说他“傻”吧,他还真单纯。说他单纯吧,他又很残暴,完美集合了孩童的天真与暴君的凶残,如果具象化来说,正是当下资本与权力的化身。

他不懂艺术,却拥有定义艺术的权力。

他那句唐山味十足的“项羽不能死,得渡河”,与今天某些制片方和平台,何其相似?

他们能够以市场、流量、观众喜好为名,肆意干预创作,将艺术创作的内在逻辑踩在脚下。

大嗓儿呢,毫无专业能力,仅凭“对脾气”这一偶然因素,便被权力推上万众瞩目的中心位置。当他穿着霸王戏服却唱腔跑调时,形似神不似的尴尬,可谓对当下不少文化产品“有其形,而无其神”的深刻嘲讽。

侯喜亭,代表了在资本与权力夹缝中求生的广大创作者群体。

他们怀揣艺术理想,却不得不为“上百张嘴”的生计而奔波,在“金主爸爸”面前点头哈腰,在一次次妥协中消磨着艺术的棱角。

金啸天、六姨太,也很直白了吧?流量大明星与粉丝的故事。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把他们当做某种讽刺的工具,角色是多样的。金啸天能抽大烟不尊重舞台,也可以拿回舞台上本该有的尊严。六姨太爱的并不是金啸天,而是背后那个心中的项羽。只能说乱世之下,人皆悲苦。

此外,如果你追到了结尾,看到了凤小桐的彩蛋,也会收到更多的感触。

电影正是通过这些角色,构建一幅权力凌辱艺术的图景,让我们看到,当艺术失去其独立性与尊严,它便沦为权力的附庸和市场的玩物。

而结合上陈佩斯本人的经历,似乎又为这一主题增添了一层悲壮的现实主义色彩。

曾经的“小品之王”在事业黄金期从大众视野中淡出,其间的委屈与不甘,与戏班所受的作践形成了强烈的共振。

当侯喜亭喃喃自语“还是不改的好”,我们所听到的,或许也包含有陈佩斯本人数十载想要表达的东西。

抛开赞美,对于《戏台》而言,就大胡子这种阿猫阿狗也发现其作为一部电影的局限与遗憾。比如,不够电影化。

整体视听语言带有浓厚的话剧烙印,显得有些老派与粗粝。

而表演方式上,演员们的语调依然是舞台式的形态,在环绕音效下,连珠炮般的台词有时会显得吵闹,影响沉浸感。对于习惯了现代电影凌厉剪辑与沉浸表演的我们来说,这种舞台感一定程度降低了电影的质量,毕竟这不是《椒麻堂会》的那种手法类型。

不过这都不算啥。

最可怕的是代际隔阂。这就说回了开头。

陈佩斯的归来,固然带来了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但也无法避免与新时代的观众审美产生了碰撞。

就好比六姨太,在故事视角中,她是对艺术最纯粹的痴迷者,其行为逻辑是置生死而不顾的痴狂。

然而,在当下女性主义思潮盛行的语境中,她与大嗓儿之间“吊嗓”的情节,很方便地就被贴上直男凝视、媚俗、登味的标签。

你说谁错了?似乎也不算。

时代不同了,思想与文化背景也不一样,曾经被视为合理的戏剧性表达,在新的社会伦理框架下,可能变得充满争议,这本身就是一出戏外之戏,充满了无奈与反思的价值。

《戏台》停留在豆瓣评分8.0的状态,是目前,还不是最终。

对于佩斯老师来说,他用一部打磨了十年的扎实文本,证明了文学架构与人物塑造的永恒力量。

他或许在追随潮流时显得比较吃力与困惑,其电影语言也不再新锐,缺乏时代感,但他所探讨的主题,艺术在权力面前的尊严,个体在洪流中的坚守,依旧有着理想表达与现实意义的空间。

毕竟,人生这场大戏,最重要的不是如雷的掌声,而是落幕之时,我们能不留遗憾。

PS:徐卓儿扮演的思玥咋那么像张雨绮呢。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