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音乐会推响柴桥文旅融合音量键 乡村也可以这么“炸”!
更新时间:2025-09-20 15:13 浏览量:3
转自:中国宁波网
“花田一开,风就有了颜色。”9月19日暮色四合,北仑柴桥,晚风混着花香,吉他一响,整座小镇像被谁调大了音量键。舞台没在体育馆,而是“种”进了花田里。灯光一亮,花田里的草木像集体开了麦,跟着鼓点摇头。观众席上没有固定座位,大家随着旋律轻轻摇晃,有人盘腿、有人踮脚,爸爸把女儿扛上肩膀上,“爸爸再高点,好漂亮啊!”
从激情摇滚到悠扬民谣,再到活力四射的流行曲目,不同风格的音乐在柴桥的花田上空轮番奏响,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情。这场盛大的花田音乐会不仅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过足了瘾,更成了柴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块亮眼名片。
音乐暂歇时,舞台灯光照亮了另一群追光者。几位青年企业家带着创业故事走上台,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奋斗历程。90后胡晓浩大学时就盯着人体工学产品不放,创业初期钱紧、没人知道他们的产品,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研发里。如今公司手握 78 项专利,产品更是从国内卖到了大洋彼岸,他笑着说:“别怕摔跟头,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在哪儿都能发光。”
“家乡的水土养人,出来闯了才更懂这份情。”林锦涛一口气创办了林涧蜗牛(宁波)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蝗虫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点点易付(宁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却始终没离开柴桥的土地。作为人大代表的他说得实在:“能为家乡做点事,比啥都值。”
花田里的热闹不止在舞台。“花样共富市集” 上,带着露水的杨梅干、绣着杜鹃花纹的布包、刚出炉的米糕……农特产品和非遗手作摆了满满一街。游客们捧着文创袋子穿梭在花丛中,把柴桥的味道和故事一并打包带走。
柴桥人懂花,更懂让这满田花香飘出田间、浸进产业肌理——这份“懂”的背后,藏着“花香青创”青年统战工作品牌的温暖力量。打从诞生起,这个品牌就把“青年创业”当成核心,专门给想在农业里闯一闯的年轻人搭台子、铺路子。那些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就像刚播下的种子,在“花香青创”送来的政策阳光、资源雨露里,慢慢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大树”。不少创新种植项目、增收好点子从这里走出去,落到田埂上,真真切切让柴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能让乡亲们得实惠的“金山银山”。
如今“花香青创”早不是只围着农业转的“小圈子”,已经悄悄完成了从“青创”到“青商”的升级——现在它是覆盖“一二三产业”的“青年企业家联盟”。不管是搞制造业的“智造先锋”,还是做服务业的“创新能手”,只要在柴桥奋斗,都能在这儿找到伙伴、得到支持。老一辈的匠心精神在这儿传下来,新一代的跨界想法也在这儿冒出来,“农业 + 文创”“工业 + 数字”的灵感天天冒头,给柴桥产业数字化注入了不少青春劲儿。
“让乡村既留得住诗意乡愁,又载得动科技春潮”,这话在柴桥有了生动注解。未来的柴桥还打算继续以花为媒、以乐为介,让旅游产品更丰富些,让农文旅融合得更紧密些。而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会像种子一样扎根在这里,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
当更多青年人才带着激情和理想回到这里,投身乡村建设,助力柴桥经济持续蓬勃发展,柴桥的四季都会飘着新的旋律。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