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曾经的京剧大师,抛弃丈夫留美国,扬言永不回国,如今却悄然回国

更新时间:2025-09-15 15:44  浏览量:1

在中国京剧界,齐淑芳曾是一位炙手可热的武旦演员,受到梅兰芳大师的称赞。

但她的人生并不平凡——曾带领三十余人赴美演出,随后集体滞留美国,引发巨大争议。

多年后,她却悄然回国,定居上海。这段经历,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老上海的弄堂里,清晨六点天还未亮,一个小女孩早早起身,穿着练功服,在院子里吊嗓、翻身、练腿功。

她叫齐淑芳,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是票友,父母皆为京剧演员,嫂子张美娟更是响当当的“武旦一姐”。

而她,也从小就在戏台的阴影下,悄悄种下了那颗热爱京剧的种子。

17岁那年,齐淑芳考入上海戏曲学校,学的正是最苦最累的武旦行当。每天吊威亚、翻跟头、练腿功,常常是“早上起来两条腿抬不起来”。

可她从不喊一声疼。

她说:“不吃苦,哪能登台?

从学员到主角,只用了两年。

梅兰芳先生看过她的《智取威虎山》后,亲口称她为“武旦后起之秀”。

这是她的高光时刻。

在上海京剧院,齐淑芳每天排练、演出,生活节奏紧张。可她常常在角落看到一个男孩,吹着小号,始终不言不语

这个男孩叫龚国泰,16岁从重庆独自来沪学音乐,清清瘦瘦,家境普通,却特别执着。

她被他的沉静吸引,开始频繁去琴房“请教”,聊唱腔、聊节奏、聊音乐。

直到某天,她托朋友问了一句:“他……喜欢我吗?”

窗户纸捅破,两人便一路走到婚姻。

婚后,她是台上的光芒四射,他是背后的默默支持。她半夜收工,他热饭在灶、买菜做饭、洗衣收拾。

有人打趣:“你娶了个角儿,自己成了高级保姆。”

可他总是笑:“她只要专心唱戏就行。”

连孩子,他们都曾经有机会——

可为了拍《智取威虎山》电影,她忍痛放弃了腹中的孩子

此后,两人再未提及生育,彼此守望,心照不宣。

谁也没想到,这样深情的丈夫,后来会被她“一纸未留”地抛在身后。

1988年,齐淑芳带领剧团三十多人,公派赴美演出《智取威虎山》。

演出大获成功,全场掌声雷动。

可就在观众期待她们凯旋回国时,齐淑芳突然放话:

“我们决定留在美国宣扬国粹,就算刷盘子也比在国内强。”

三十多人,一个没回来

上海京剧院瞬间“塌了半边天”——

她们走的不是配角,而是台柱子,是一整批剧目的骨干力量。

龚国泰听到这个消息,整整三天没有说话

他原本也在出访名单中,只因人数限制才留了下来。可她却连一声告别都没有,一走就是十几年。

他默默办了离婚手续,从此再也没提过她的名字。

留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光鲜。

语言不通、生活成本高,齐淑芳一行人甚至要在街头卖艺为生

常常一个上午站在广场表演,没人驻足,没人打赏,只换来几声窃笑和异样的眼光。

有人劝她回国,她冷笑:

“总有一天,他们会看懂我们的戏。”

后来,在旅美钢琴家殷承宗的帮助下,齐淑芳剧团渐渐稳定下来。演出慢慢有人气,也最终获得了美国绿卡

她们的“美国梦”,终于有了着落。

可令人不解的是,在她晚年时,却又悄悄回到了上海。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媒体跟拍,也没有重登舞台。

齐淑芳只是静静地出现在上海某小剧场,教年轻演员吊嗓、走圆场、练腿功。

有人认出她,惊呼:“你不是说永不回国吗?”

她笑而不语,只说:

“我回来,是因为这里有我想守的戏。”

可质疑声仍不断——

“是不是美国混不下去了?”
“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背叛祖国”的标签,似乎永远贴在她身上,撕也撕不掉。

如今82岁的齐淑芳,依旧坚持每天练基本功。

她没有洗白自己,也没有试图证明。

她只是继续守着她的舞台、她的唱段、她的身段。

她曾背弃剧团、背弃丈夫、甚至背弃国家。

但她,从未背弃京剧

这是她的悖论——

在国人眼中,她或许是“吃里扒外”;
可在戏迷眼中,她是不可否认的艺术家。

是非对错,终有后人评说。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