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文明行动】友谊街道开展“非遗京韵 扭出精彩”京剧发箍制作活动

更新时间:2025-09-15 16:52  浏览量:1

为推进未成年人文明培育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近日,友谊街道宜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俊贤儿童之家幼儿园,精心策划了 “非遗京韵,扭出精彩” 京剧发箍制作活动,用指尖创意解锁非遗传承与文明培育的新方式。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趣味动画短片,为孩子们打开了京剧艺术的大门。从京剧的起源脉络,到戏服刺绣里的吉祥纹样、头饰珠花中的文化密码,工作人员用孩子能听懂的 “童言童语” 娓娓道来。

动手创作环节,孩子们化身 “小小非遗传承人”。桌上的扭扭棒、彩珠、亮片等材料整齐摆放,孩子们或独立思考,或三五一组分工协作,有的专注缠绕扭扭棒,小心翼翼勾勒出发箍的圆润轮廓;有的巧妙搭配蓝、红、金三色,用彩珠点缀出京剧元素里经典的祥云、牡丹纹样;遇到复杂的 “鬓角装饰” 造型,还会主动向同伴请教 “怎么扭才能让花型立起来”。指尖翻飞间,原本普通的扭扭棒渐渐变成了带着京韵的发箍,孩子们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协作意识,更在琢磨 “纹样怎么摆才好看”“发箍戴正才精神” 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传统头饰的规整不仅是审美追求,更是对文化礼仪的尊重,文明礼仪就藏在这些细微的讲究里。

最后,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己的作品,有的模仿旦角轻轻抬手、微抬眉眼,有的学着生角挺直腰板、昂首挺胸,在镜头前自信展示,成就感与喜悦感满溢而出,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也成了最动人的 “文明注脚”。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场未成年人文明培育的生动课堂,真正实现了“非遗传承”与“文明培育”的同频共振、双向赋能。下一步,友谊街道将持续深化“非遗+文明培育”创新模式,从“书本里的知识”变成 “可触摸、可创作、可践行”的“活教材”,让文明新风如春雨般浸润家庭、点亮社区,助力青少年在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