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发布原创歌曲《何其有幸》,多平台同步上线
更新时间:2025-09-09 19:26 浏览量:6
摘要:以音乐致敬历史,用歌声传递薪火。上海歌剧院9月9日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原创歌曲《何其有幸》,单曲及MV将于央视频、学习强国、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5Sing原创音乐基地等多平台全面上线。
作为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的首个艺术成果,这首歌曲由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演唱,词作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杨启舫作词,中国歌剧舞剧院驻院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杨一博作曲并编曲,旨在用音乐搭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通过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用歌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为首批入选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首批高层次人才的艺术家之一,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表示:“《何其有幸》这首歌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对历史的致敬、对英雄的礼赞,对当下生活的感恩。而对我这个新上海人而言,这首歌也让我有一种亲切感。‘河岸边旧街巷斑驳的弄堂’‘霓虹闪着光玉兰香’,当这些熟悉的上海印象在旋律里交织,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首需要用‘高音炫技’去诠释的歌,它需要的是‘心与心的对话’,用最贴近生活的声音,柔中带刚地把‘何其有幸’这四个字里藏着的感动、敬畏与珍惜,唱进每个人的心里。”
谈及本次创作,词作家杨启舫表示,这首原创歌曲既是回望历史、讴歌英雄,也是对上海这座城市厚重红色历史的一种致敬。杨启舫几易其稿,最后决定以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当代年轻人视角来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并以《何其有幸》这样一个小的切口破题,通过演唱者内心独白式的娓娓道来,告诉大家生逢盛世的小确幸以及对先辈牺牲的缅怀与感恩。
接到创作邀约的作曲家杨一博,则从“呼吸”中找到了答案,他认为,应该将呼吸感作为旋律的核心,让它更自然、更贴合情感的起伏。“主歌部分从中低音区平缓进入,像与人对话,娓娓道来,希望让听众仿佛真的走在那条老街上,触摸到的斑驳痕迹,感受时光慢慢流淌的质感。当情绪经过层层铺垫、逐渐累积之后,副歌的旋律上扬,音程跨度也有所加大。这时的深情咏叹才是水道渠成、发自肺腑的由衷赞叹。我们不希望让‘何其有幸’只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藏在心里、带着温柔的真情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原创歌曲《何其有幸》MV还特别特邀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题写曲名。
头图为歌曲《何其有幸》MV封面。上海歌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