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瘫痪到重生:京剧名家孙毓敏的传奇人生
更新时间:2025-09-07 11:58 浏览量:3
1959年夏,北京戏曲学校的毕业公演现场名家云集,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等京剧大师齐聚一堂。当《断桥》演至半场,荀慧生指着台上赞叹:"那个演白素贞的胖姑娘颇有灵气,叫什么名字?"——这个被命运选中的19岁姑娘孙毓敏,就此开启了她血泪交织的传奇艺术之路。
初入荀慧生剧团,孙毓敏如饥似渴地汲取艺术养分。一次偶然的模仿令荀慧生大为惊艳,特准她到家中学艺,由此成为荀派正宗传人。三年困难时期,她卖血维持家计,却每年完成300余场演出,在舞台实践中飞速成长。她的《红娘》尽得真传,曾在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勉励。
然而浩劫骤至,她被扣上"特嫌"罪名遭受批斗。1968年寒冬,在数千人批斗会前,这位恪守"士可杀不可辱"信念的艺术家决然从三楼跃下。虽侥幸生还,却导致腰椎压缩骨折、双足跟骨碎裂,成为卧床的重度残疾。
在漫长康复岁月里,她以惊人意志重塑自我:忍着钢针刺骨之痛重新站立,用登楼梯的方式磨平畸形的脚骨。1978年流派调演中,37岁的她以超出常速的圆场步"飞"回舞台,台下观众望着完美诠释"小红娘"的艺术家,无不热泪盈眶。
重返舞台后她一年演出《红娘》百余场,1985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九十年代她远赴海外讲学演出,51岁时以《痴梦》摘取梅兰芳金奖。最令人敬佩的是,她在京剧面临危机时毅然回归母校北京戏校任校长,打破门户之见培养新人,带领"小神童"们赴港演出,为京剧传承开辟新路。1996年,她荣膺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用不屈的人生续写着梨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