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京剧张派研修班:追忆大师 培养新人

更新时间:2025-09-05 11:01  浏览量:3

京剧张(君秋)派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专场演出合影 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希望这次办班之后,大家加大对京剧张派艺术的传承和研究力度。张派艺术是座宝山、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开采、提炼。”头发花白的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日前举行的京剧张(君秋)派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暨张派传承发展艺术座谈研讨会上的动人一幕。

6月,经过评审专家的认真遴选,20名来自京津冀地区各大院团、院校的青年演员、教师进行了为期35天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5位张派亲传弟子的剧目教学以及13位业内专家的理论讲座。8月26日,研修班成员在北京人民剧场进行了经典唱段演唱会、折子戏专场演出。8月28日,研修班结业仪式暨张派传承发展艺术座谈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各位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从盛夏到初秋,师生度过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时光。

2025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5周年,也是京剧张派宗师张君秋诞辰105年。京剧张派为旦行流派,剧目众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为传唱,业内一度有“十旦九张”的美誉。

教与学,相得益彰

张君秋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家,还是桃李众多的戏曲教育家。青少年时期,张君秋是转益多师、屡受提携的当红名伶。自1979年在中国戏曲学院教书育人、担任副院长以来,张君秋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教学。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舞台经验传授给学生,指导、教授弟子近200人,为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日后张派的蔚为大观奠定了人才基础。

此次研修班实践与理论并重。一方面,分别安排张派名家蔡英莲、张萍、关静兰、王蓉蓉、董翠娜进行《审头刺汤》《刘兰芝》《桑园会》《祭塔》《秋瑾》五出剧目的系统化流派传授,以重点剧目学习夯实学员基本功;另一方面,延请赵群、张尧、崔伟、张关正、刘坚、尹晓东、王莹、冉常建、王九成、张正贵、李必友、赵景勃、张学浩等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他们有的常年活跃在教学一线,有的从事重要戏曲理论工作,以包罗宏富的理论知识扩大学员的视野。这些实践课程与理论讲座,使得学员对张派乃至京剧艺术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

在教学剧目的设置上,研修班并不局限于张派传唱度高的几部作品,还加入了张君秋生前独家编演、鲜见于舞台的《缇萦救父》《秋瑾》选段。在8月26日的张派经典唱段演唱会上,两出戏都有展示,让戏迷惊喜不已。

专业导师王蓉蓉说:“我此次教授的《祭塔》,从唱词到唱腔都曾经过张君秋先生反复打磨,是名副其实的张派骨子老戏。其中的导板、散板以及近18分钟的大段反二黄唱腔,都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张君秋先生生前常用《祭塔》吊嗓,根本原因就是这出戏唱功繁重,如果能攻克这个戏,那么别的戏就得心应手了。我希望学员们能够夯实基础、多练多演,常演才能更好地传播、传承。”

年长的专家感慨,今天的学生学戏有着大好的条件,多次强调勤学苦练、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张君秋合作过的月琴演奏家尚长贵说:“现在学员学习有录像、有录音,条件这么好,一定要天天练。”他轻松、随和的语气,让在座的学员如沐春风。

艺与德,艺高德劭

1993年,在祝贺张君秋艺术生活60周年活动开幕式上,文化部为他颁发了“艺高德劭 继往开来”的表彰状。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张君秋对戏曲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此次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抚今追昔,从不同角度回忆了自己与张君秋的点点滴滴,结合实例讲述了他精湛的艺品与高尚的德行,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张君秋之子、张君秋京剧研究会会长张学浩讲述了父亲编演《秋瑾》时所体现出的唱腔编创才能。仅一场戏就运用四平调、西皮、二黄、反二黄等板式,琴师换琴四次,这都是他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成果。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刘坚回忆,自己当年受史若虚校长委派,作为业务秘书随堂记录张君秋在学院的教学工作。张君秋在教学中常强调“要深学,要精学”,还常说:“我就是对着录音机哼哼我的唱腔啊。”这里的“哼哼”其实就是创造,没有深学、精学的磨炼,就难有创新的唱腔。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叶蓬谈道,张君秋在19岁就已头角峥嵘,被当红须生马连良请到扶风社搭班,随即与刘连荣、马富禄、马连良、叶盛兰齐名,并称“五虎上将”。张君秋并未入过科班,但也开宗立派、自成一家,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叶蓬还赞扬了张君秋在艺术上摒除门户之见的慷慨气度。当年培养弟子王蓉蓉时,张君秋把她推荐给专工梅派的艾美君,让她扎扎实实地学习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龙戏凤》《穆桂英挂帅》这四出梅派戏,足见张君秋的胸襟。

1982年7月,张君秋光荣入党,时任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副书记的赵景勃曾一连几天为他整理材料。如今,4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张君秋当时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也就没有张派。”这是从旧社会一路走来,切身感受过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艺术家的肺腑之言。

研修班虽然暂告一段落,但20名张派新秀弘扬张派的从艺之路才刚刚开始。或许,叶蓬在研讨会上的话可作为结语:“我希望这些青年多学东西,扎扎实实,最后到社会上达到独立创造的能力,这就是上学的根本,也是张君秋先生成功的要点。”

2025年9月5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京剧张派研修班:追忆大师 培养新人》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