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惠州隐藏的老宅:歌剧《白毛女》曲作者之一的祖居,现状令人唏嘘

更新时间:2025-09-05 09:50  浏览量:3

提起《白毛女》《刘胡兰》这些家喻户晓的中国大型歌剧,老一辈人耳熟能详,年轻人也多有耳闻。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经典歌剧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中国新歌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陈紫。在陈紫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以音乐-戏剧体裁为核心,为中国歌剧的民族化探索立下汗马功劳。除了《白毛女》《刘胡兰》,他还参与了《窦娥冤》《韦拔群》等十余部大型歌剧的音乐创作。其中,1944至1945年间参与创作的《白毛女》,更是中国第一部融合诗、歌、舞的新歌剧,1945年4月在延安首演即大获成功,至今仍是音乐界的里程碑之作,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而这次惠州旅行,我在老街金带街闲逛时,竟意外发现了陈紫的祖居——这座藏在历史里的“宝藏”,就藏在惠州“九街十八巷”之一的金带街深处。

金带街本就是惠州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街上满是鳞次栉比的清代古宅。但陈紫的祖居“陈宅”格外低调:它藏在金带街东出口的小巷里,若不是偶然撞见,很难让人注意到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宅,竟与《白毛女》这样的经典歌剧背后,有着如此深厚的关联。

出现在珊姐姐眼前这座古宅从外观上看并不起眼,经过种满植物的大门,就看到老宅的真面目,典型的清代民居样式:硬山顶配着阴阳瓦,青砖清水墙透着古朴,门口是大理石镶边的门框。更显低调的是,门楼外侧两边都建了民居,只留下三米多宽的通道供人进出,若不留意,很容易错过。

穿过前院的天井和厅堂,一个满是绿意的院落映入眼帘,两层高的清代老建筑就立在院中。这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布局规整:东南侧是大门,大门西侧靠前的位置是书房;往里走是大院,院子右侧设有旋厅;再往里便是三进的主体建筑。不过如今宅子并非完整原貌,左侧的三进建筑保存了下来,但右侧的三进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炸毁,后来改建了楼房。现状非常破旧,感觉如果继续不管不理,这座建筑有可能会消失。

此时,屋中有两人在喝着工夫茶,我向他们打电这座古宅的故事:原来这座古宅的建造者,是清代同治年间的一品武官陈宝华。他曾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立下战功,还和当时的两广总督瑞麟交情深厚。瑞麟曾为他题写过对联——“青官苍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横批写着“虞阶大兄属”。

清朝灭亡后,陈氏家族在时代浪潮中依旧人才辈出,中国新歌剧的奠基者、《白毛女》的曲作者之一陈紫,便是这个家族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这次探访,我也有幸听到了更多关于陈氏家族兴衰,以及音乐家陈紫从抗日爱国青年到歌剧名家的人生路。

陈紫原名叫陈先逸,1919年3月出生。他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去了北方生活,年轻时是个有活力、有热血的小伙子。在国家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他积极参加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和“九一八”救亡运动。当时大部分同学和队友都撤退到了大后方,陈紫却坚持留在北京,偷偷搞地下抗日活动,还组织大家学习。有一次,他只和好朋友冯牧两个人,躲过到处巡逻的军警,把队友藏起来的革命书籍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1937年,陈紫考上了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读书期间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第二年,他去了冀中游击区;同年又考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再考入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简称“鲁艺”)音乐系,成了第三期学员,师从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吕骥。

在延安的时候,陈紫参加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从那以后,“深入生活”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这两件事,成了他几十年创作生涯里一直坚持的核心。1940年毕业后,他留在鲁艺做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陈紫先后担任东北鲁艺音乐系教员、鲁艺文工团三团团委、东北鲁艺歌剧团团委兼音乐系作曲教员。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当过中国歌舞剧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这期间,他写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好作品:比如大合唱《铁树开花》、舞剧《和平鸽》、电影《上海姑娘》的配乐,还有歌剧《白毛女》(改写本)、《春雷》等。其中,歌剧《刘胡兰》里的选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现在,随着《刘胡兰》等经典歌剧的复排,陈紫笔下那些激昂又深情的旋律,再次在大舞台上回荡——熟悉的曲调里,藏着他当年的热血与才华,也总能勾起人们对那段文艺峥嵘岁月的记忆。可很少有人知道,写出这些动人乐章的音乐家,其祖居就藏在惠州的小巷深处。那座清代老宅,早已不像舞台上的旋律那般鲜活,反而在时光里渐渐沉寂,鲜少有人特意寻来。

比起许多被后人遗忘、最终在风雨中坍塌毁圮的老宅,陈宅或许算“幸运”的——它还立在那里,留存着青砖黛瓦的骨架。可这份“幸运”,细想却满是唏嘘:如今的它,早已没了昔日的完整风貌,周围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像一道道屏障,将它层层包围,也渐渐隔绝了人们的目光。

站在巷口望着这座老宅,忍不住会想:当更多新楼遮住它的檐角,当更少人记得它与音乐家陈紫的关联,这座老屋,会不会连同那段关于家族、关于艺术的旧时光,一起在岁月里慢慢褪色,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份担忧,藏在每一声掠过青砖的风里,也藏在每一段再次响起的旋律与老宅的沉默对比中。

提醒:文中图片“珊姐姐爱旅行爱美食”实拍作品,版权所有,谢绝无偿使用,禁止未经授权转载使用,如需合作请私信沟通,谢谢!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