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傲骨梅香——梅兰芳的抗战岁月”主题展在梅兰芳纪念馆开幕

更新时间:2025-08-31 10:04  浏览量:3

8月29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傲骨梅香——梅兰芳的抗战岁月”主题展在京启幕。

据悉,梅兰芳先生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界的璀璨标杆,其创立的“梅派”艺术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以独特的韵味与精湛的技艺享誉全球。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他毅然走出艺术的象牙塔,以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担当,诠释着对祖国的赤诚。早在新文化运动浪潮中,他便通过《一缕麻》《宦海潮》等剧目,将目光投向社会现实,用艺术笔触反映民生疾苦;抗战初期,更以编演《抗金兵》《生死恨》鼓舞着军民奋勇抗敌的斗志,让艺术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成为唤醒民族精神的有力号角。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梅兰芳先生断然蓄须明志、息歌罢舞。专家表示,对一位视舞台为生命的艺术家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牺牲,但他以坚定的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骨气;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重返舞台时,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不仅是为他精妙的艺术喝彩,更是向他坚守十载的民族气节致敬。

此次主题展策划五大板块,系统梳理梅兰芳先生的抗战岁月,全方位展现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一是“醒世·台上的战斗”板块,聚焦他以戏为刃的抗争之路。展柜中,1933年《抗金兵》首演时的泛黄戏单、《生死恨》中韩玉娘身着的“富贵衣”(补丁摞补丁的戏服)等珍贵展品,无声却有力地见证着他如何借助舞台方寸之地,传递着“还我河山”的抗敌信念,让每一个唱段、每一个身段都成为刺向侵略者的精神利刃。

二是“静默·可贵的留白”板块,将目光投向他在乱世中的坚守。1937年好友冯耿光劝其暂避锋芒的书信、1943年弟子杨畹农汇报外界施压情况的信函,字里行间透露着梅兰芳先生面临的重重压力——日军的威逼、生活的困顿、艺术生命暂时停滞的痛苦,但这些都未曾动摇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这份静默,比任何呐喊都更显力量。

三是“不渝·妙笔绘壮志”板块,展示了他以笔墨明志的赤子情怀。《松柏有本性》(复制品)中,苍劲的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的气节;《观音像》里,慈悲的神态寄托着对和平的深切向往。这些书画作品,虽无只言片语提及抗战,却处处暗藏着他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与对光明未来的期盼。

四是“再绽·重见梅兰芳”板块,定格了胜利后艺术重光的历史性时刻。1945年10月复出首演的节目册上,“梅兰芳”三个字力透纸背,仿佛能让人听到他重返舞台时那声清亮的开嗓。

五是“流芳·演剧担道义”板块,则着重强调精神的传承。通过后世学者对梅兰芳抗战经历的研究资料、各地纪念活动的影像记录,展现他“演剧担道义”的理念如何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民族命运之中。

据了解,为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展览特别复刻了梅兰芳先生书房“梅花诗屋”的一角,同时,展览特邀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运用AI技术,生成了梅兰芳先生的声音及动态影像,当观众驻足于屏幕前,仿佛能看到梅先生身着戏服、娓娓道来,与这位“傲骨梅郎”隔空对话。从抗战时期的戏单、手稿,到胜利后的节目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梅兰芳先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铮铮气节,映照出中国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担当。

开幕式上,悠扬的京剧唱腔为活动拉开序幕。北大燕南社的年轻社员与梅派第三代男旦弟子,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文阁同台,倾情演绎《抗金兵》《生死恨》《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李立中表示:“梅兰芳先生的抗战岁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之战、精神之战。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公众体味到梅兰芳先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惧无畏,‘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他在强权面前保持尊严,在诱惑面前坚守原则,在危难之中心系家国,为了民族大义甘愿付出一切。”

梅派第三代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晶在发言中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我们不仅要传承水袖的飘逸、唱腔的婉转这些技艺,更要把那份‘戏比天大,国比戏大’的信念刻进骨子里,让梅派艺术永远带着民族精神的温度。”

据悉,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