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曲家罗季翁·谢德林去世
更新时间:2025-08-29 19:33 浏览量:1
据莫斯科大剧院消息,俄罗斯杰出作曲家、钢琴家罗季翁·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Rodion Shchedrin)于2025年8月28日去世,享年92岁。莫斯科大剧院官方声明中写道:“谢德林的创作遗产始终在公众心中引起共鸣。他的去世是整个艺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和巨大的悲剧。”
作为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俄罗斯音乐界的重要代表,谢德林以风格多元的创作、横跨歌剧与芭蕾的艺术实践,以及对俄罗斯音乐传统与现代技法的融合探索,为世界古典音乐宝库留下了丰富遗产,其作品至今仍是国际舞台上展现俄罗斯音乐魅力的重要载体。
谢德林1932年12月16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和音乐理论教师。自幼浸润在音乐环境中的他,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合唱学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尤里·沙波林与钢琴家雅科夫·弗利尔,扎实的专业训练为其后续创作奠定了深厚基础。1958年,他与芭蕾舞演员玛雅·普利谢茨卡娅结婚,二人相伴至2015年普利谢茨卡娅去世,这段婚姻也成为他多部芭蕾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
谢德林和妻子普利谢茨卡娅 ©俄新社/亚历山大·马卡洛夫
在长达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谢德林始终保持着对音乐形式的探索热情,作品风格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精神。早期作品音调饱满、配器精巧,常融入俄罗斯民间音乐片段,如1955年创作的芭蕾舞剧《小驼背马》,以灵动的旋律和鲜活的叙事展现民间故事的魅力;后期作品则尝试偶然音乐与序列技巧,为其创作注入更多现代质感。
他的创作覆盖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更是横跨不同艺术维度:芭蕾舞剧《卡门组曲》以颠覆性的配器(大量运用打击乐器)重构经典,成为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等顶级舞团的保留剧目;歌剧《死魂灵》改编自果戈理同名小说,以音乐语言还原文学中的讽刺与深刻;歌剧《洛丽塔》则取材于纳博科夫作品,展现出他对复杂文学题材的音乐诠释能力。
在管弦乐领域,他创作的五部管弦乐协奏曲中,第一部《顽皮的打油诗》因独特的讽刺性与民间韵律,成为他确立国际声誉的关键作品;第二部《钟声》由纽约爱乐乐团委托创作,在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下首演,成为该乐团成立125周年的重要纪念作品之一。21世纪以来,他的许多新作品举行了世界首演,包括《第三交响曲》《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对话》,歌剧《着迷的漫游者》《左撇子》《莫罗佐娃贵妇》,室内乐作品《俄罗斯民歌的古老旋律》等。
作为演奏家,谢德林同样造诣深厚——他不仅是出色的钢琴家,还是管风琴演奏者,曾在自己创作的六部钢琴协奏曲中,亲自担任前三部的首演独奏。1974年5月,他更是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三部钢琴协奏曲,由叶夫根尼·斯维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伴奏,这场演出随后被录制成LP与CD,成为展现其演奏实力的经典记录。
谢德林的艺术成就获得了业界高度认可:1972年获苏联国家奖,1984年获列宁奖,1992年获俄罗斯联邦国家奖,2008年更荣获二级“祖国功绩”勋章;1989年,他当选柏林艺术学院院士,进一步彰显其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2017年莫斯科曾举办为期四天的谢德林致敬音乐节,由俄罗斯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组织,成为对其艺术生涯的重要回望。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