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天工开物》亮相天津大剧院
更新时间:2025-08-28 11:42 浏览量:2
天津日报讯(记者 刘茵)昨晚,由导演陆川执导的首部跨界舞剧《天工开物》亮相天津大剧院。该剧通过“现代视听”与“古代技术”的奇妙组合,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体验。
作为舞剧的核心灵感来源,《天工开物》原著成书于明代,是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倾注心血的科技巨著,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影响世界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配123幅精细插图,系统记载了农业耕种、纺织缫丝、矿产冶炼等30多个行业的130多项生产技术与工具,收录大量科学数据,许多技术至今仍在沿用,堪称当时世界科学文明的巅峰之作,对亚洲、欧洲的科技发展影响深远。
舞剧以宋应星的传奇人生为脉络,生动展现他从“六试不第”到摒弃功名、立志为黎民著书的转变。剧中,青年宋应星赶考途中目睹民间劳作的艰辛,毅然将目光投向基层劳动者,潜心记录农业与手工业技艺——这一情节不仅还原了历史,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他“心系苍生、追求实学”的情怀。
演出中,“全员会飞”的舞蹈演绎与“巨物”道具舞美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成为两大亮点。舞者以轻盈腾跃、灵动旋转的高难度动作,仿佛摆脱地心引力,时而模拟纺车运转复刻书中“机巧”篇章,时而以舒展舞姿再现“乃粒”卷的农耕场景,每一次精彩呈现都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
该剧舞美设计参考大量明代史料,紧扣“大、巧、简”的明制美学,巨大的木质齿轮、卷轴装置在舞台上缓缓转动,配合书中白描绣像元素的投影,瞬间将观众带入明代手工业作坊的场景中;还有复刻的农耕器具、冶炼炉等“巨物”道具,与舞者动作呼应,让《天工开物》记载的生产场景鲜活落地,古朴大气中透着震撼力。
服装设计同样蕴藏巧思,农夫工匠的服饰从江西万年出土陶器花纹中汲取灵感,既带着原始生命力,又暗合书中记载的器物纹路,让明代市井风貌跃然舞台。音乐上,打铁声、风箱声、稻浪声等采集自劳作现场的声音,化作天然韵律,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听觉氛围。
据悉,该剧将于今晚和明晚在天津大剧院再演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