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康:最红时抵制诱惑,丈夫耿其昌两次让我死里逃生
更新时间:2025-08-26 05:41 浏览量:2
李维康与丈夫耿其昌
李维康是当今京剧界领军人物,她将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等行当巧妙融合到一起,唱念做打娴熟,媒体称她“给京剧现代戏的中兴带来了希望”。
李维康嗓音宽亮甜美,扮相端庄大气,她的换气、蓄气、透气因腔而变,因情而变,展现出高超的京剧表演水平,1984年喜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从艺以来,李维康先后主演了《宝莲灯》《四郎探母》《龙凤呈祥》《谢瑶环》《红鬃烈马》《玉堂春》《凤还巢》《霸王别姬》《宇宙锋》《平原作战》《红灯记》等众多优秀京剧剧目。
李维康《四郎探母》剧照
李维康的丈夫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两人青梅竹马,相亲相爱。
今年是李维康与耿其昌结婚50周年,青春年少时,李维康保持初心,坚决抵制诱惑。生死关头,耿其昌两次让她死里逃生,他们的夫妻浓情,让身边人一次次动容……
李维康1947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李宗岩、母亲靳克都是燕京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两人都喜欢京剧。
父亲有时在家唱《武家坡》中的“邻居大嫂一声唤”,母亲就唱《贵妃醉酒》中的“你若是随了娘娘心”。家中唱腔此起彼伏,别有一番韵味。
李维康少女时代
受父母影响,李维康从小喜欢京剧。1958年中国戏曲学校招生,11岁的李维康与大弟弟一起去报考。
当时5000多人参加考试,只录取60人,结果李维康顺利录取,大弟弟名落孙山。
大弟弟气得哭鼻子,李维康对他好一番劝慰,多年后大弟弟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成了一名工程师,与姐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入学后,李维康苦练基本功,踢腿时脚尖要踢过头顶,那时她额头有些靠前,结果前额被脚面撞得天天都是青的。
1959年,李维康进行汇报演出,在《二进宫》中饰演正旦“李艳妃”。
左起:高玉倩、袁世海 、李维康
由于个头矮,戏服挽了好几圈,头饰上的线尾子几乎垂到地面。老师再三叮嘱李维康在台上千万别摔倒,她很紧张,一颗心怦怦直跳。
过门响起,李维康款款登台,她用眼仔细一搜,发现父母和弟弟在二楼,心里踏实了。一开口字正腔圆,楼上楼下掌声一片,李维康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登台。
在戏校,经常与李维康配戏的男生叫耿其昌,两人同岁。他也是北京人,为人踏实,练功刻苦,经常受到老师表扬。
耿其昌
寒来暑往,他们在戏校一学就是8年,两人共同排演了《白毛女》《红灯记》《戴诺》等现代京剧。朝夕相处中,耿其昌爱上了端庄漂亮的李维康。
思索再三,耿其昌率先给她写了一张纸条,表达心中爱慕。
李维康紧张得芳心乱跳,觉得还没毕业就谈朋友太早,便在纸条上回复7个字“要把青春献事业”。
心上人的婉拒,没有让耿其昌气馁。一个星期后,他再次给李维康写纸条:我在你心目中处于什么位置?
李维康与耿其昌剧照
李维康也倾慕耿其昌的帅气和敬业,担心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便含蓄回复: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
一切尽在不言中,耿其昌看过纸条,内心满是狂喜与幸福。
1966年,李维康的毕业演出在河北怀来举行,获得巨大成功。
一个月后,李维康、耿其昌等人回到北京。然而这时特殊年代来临,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被打成了“黑线分子”。
青年李维康在京郊为群众演出
由于李维康成绩优异,业务能力突出,被划为“黑尖子”,学校里到处是她的大字报,一次次遭受批斗。
耿其昌多次趁没人的时候,悄悄宽慰李维康:千万不要想不开,熬一熬就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次学校组织数百人的批斗会,李维康走在后面。快到礼堂时,耿其昌悄悄拽她的胳膊:这次会打人的,快跑。
随后,他趁别人没注意,将李维康藏到了一间废弃的教室里,帮她躲过了一场残酷批斗。
当时李维康的弟弟随父母去了南方,北京只剩下她一人。爱情成了李维康寒冬中的温暖灯火,支撑她一步一步往前走。
耿其昌工作单位
1966年秋天,李维康毕业后进入北京车公庄附近的国家京剧院,而耿其昌则被分到宣武区虎坊桥的北京京剧院。
虽不在同一个单位,但两人的心始终没有远离。一到星期天,耿其昌就骑自行车去国家京剧院找李维康,两人聊事业,聊人生,聊理想,爱情的火苗越烧越旺。
1967年,李维康由于表现优异,被调入中国京剧院样板团《红灯记》B组饰演“李铁梅”。
几乎与此同时,耿其昌则在北京京剧院样板团,在《红灯记》B组饰演“李玉和”。两人都成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
耿其昌饰演《沙家浜》中的“郭建光”
一晃到了1975年,这时李维康与耿其昌都已28岁,属于大龄青年。他们的爱情花朵已绽放9年,早该有个结果了。
李维康与耿其昌双双向单位打报告,申请结婚。领导很快做了批复,同意他们结婚,可担心影响事业,要求两人4年内不能生孩子。
1975年,李维康与耿其昌在北京结婚。婚礼非常俭朴,但异常热闹,新郎新娘现场演唱《红灯记》《平原作战》,亲友与戏迷的掌声、喝彩声直冲云霄。
李维康与耿其昌结婚照片
1978年,耿其昌被调入国家京剧院,他与李维康由同学又变成了同事。夫妻俩说到做到,始终将事业看得很重,没有孕育宝宝。
1979年,领导与他们的“四年之约”已经期满,1980年,李维康在北京生下了女儿耿玉菲。
由于特殊年代结束后,传统京剧解禁,李维康与耿其昌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联袂演出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三娘教子》等众多优秀京剧剧目。
李维康《龙凤呈祥》剧照
舞台上的李维康端庄大气,妆容精致,行腔极富创新,一开嗓台下就掌声一片。
耿其昌宗余派,兼吸纳其他流派所长,饰演的老生婉约、豪放兼备,韵味醇厚,深受戏迷追捧。
李维康与耿其昌双双成为京剧界灿烂的星斗,让无数戏迷痴狂。
同事和身边人,都以为李维康与耿其昌经历过特殊年代的考验,又有共同的事业和女儿,两人会一直好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然而他们的婚姻很快面临严峻大考。1984年是李维康的幸运年,这年她喜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还是在1984年,李维康因在老版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饰演女主角“韵梅”名满天下。
李维康、郑邦玉《四世同堂》剧照
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李维康塑造的韵梅极具中国传统女性美德与坚韧品质。
韵梅是祁瑞宣的妻子,对于婆婆的责难,她选择含泪隐忍。丈夫被捕后,韵梅变卖首饰、嫁妆,去拉洋车维持全家生计。
千千万万的观众,随着韵梅的命运起伏一起哭一起笑,他们将李维康当作心目中的韵梅。
京城一位富豪由欣赏“韵梅”发展到倾慕李维康,他往国家京剧院写信,用大胆率真的词汇表白心迹。
李维康没往心里去,看完信后一笑而过,没有理睬。
然而那位富豪用情很深,李维康生日那天,派车将一个巨型蛋糕和上百支玫瑰送到了国家京剧院传达室。
此事很快轰动全单位,耿其昌的脸色很难看,身为丈夫,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回家后,耿其昌与李维康发生了结婚以来少有的争吵。李维康很委屈,她想不通:自己什么也没说,什么都没做,难道在丈夫眼里这也是一种罪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后,市里一位高级干部,倾慕李维康的美貌与演技,派人私下与李维康联系,表示只要两人在一起,他有能力让李维康及父母、女儿过上幸福优渥的生活。
青年李维康
面对种种诱惑,李维康思绪万千。她想到特殊年代,耿其昌不离不弃,冒险拯救。想到自己生女儿时遭遇难产,丈夫对医生、护士好话说尽,急得两天两夜没睡觉。得知女儿降生,母女平安后,他竟激动得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
李维康的泪水再也无可遏制,带情绪平复后,她挽着丈夫一起找到那位富豪,动情讲述他们经历过的磨难与泪水,展示坚若磐石的爱让对方死心。
李维康与丈夫一起给那位高干写了一封信,坦陈自己不慕名利,对婚姻的珍惜与尊重,只希望对方关注他们的京剧事业。
对方收到夫妇俩的来信,羞愧不已,再也没有与李维康联系。
李维康与耿其昌
经历诱惑与考验,耿其昌看到妻子有颗金子般的心,对她越发信任,对她的爱愈发深沉。
80年代中期,电视在全国普及,国人的娱乐方式悄悄发生转变,京剧艺术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京剧院二团演出少得可怜,连开工资都出现困难。
危难时刻,李维康勇敢站出来,为让兄弟姐妹有尊严地吃饱饭,她与丈夫承包国家京剧院二团,带领大家主动走出去,寻找出路。
几年间,李维康带领近百人远赴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演出。她既是团长,又是主演,每天都吊嗓子、排练、演出,只有转场的时候,坐在车上才算休息。
耿其昌剧照
上世纪80年代,一些偏远县城连个像样的剧院都没有。李维康等人在学校的体育场上,搭上台子就开演,看到戏迷高声喝彩,用力鼓掌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李维康承包的二团每年演出都在100场以上,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同事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
然而由于常年精力、体力透支,严重摧残了李维康的身体健康,每当经期来临,她就出现大出血。
李维康经常心悸心慌,浑身冒虚汗,去医院一检查,体内血色素不足正常女性的三分之一。
李维康、耿其昌生活照
耿其昌非常心疼,要求她住院调养一下。李维康忙碌惯了,根本停不下来,拿了一些常规药就回家了。
不久的一天,李维康练完早功后在家擦地板,突然两眼一黑晕倒在地。耿其昌吓坏了,哭喊着拨打急救电话。
在医院里,李维康腹部需要手术,急需输血保命,耿其昌丝毫没有犹豫,挽起袖管让大夫抽血抢救妻子。
由于抢救及时,两天后李维康转危为安。得知事情经过,她哽咽着问丈夫:你为何对我这么好?
李维康
耿其昌的回答很简单:你是我和女儿的天,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女儿哪还有幸福可言?一语未了,夫妻俩都落泪了。
1996年,李维康因子宫肌瘤再次住进医院,由于出现贫血并发症,情况非常危急。
不巧的是,这家医院该领域顶级专家赴国外讲学了,近期无法赶回来。
耿其昌翻遍通讯录,最终托朋友从上海请来一位院士级教授,妻子实施了手术。
李维康与耿其昌
术后3个小时,李维康才苏醒过来,看到床边寸步不离的丈夫,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她的双眼。
出于健康考虑,李维康辞去二团团长的职务,成为国家京剧院的一名普通演员。
李维康与丈夫相扶相持,互相促进,进入2000年以后事业依然红红火火。
2001年,耿其昌凭借新编京剧《瘦马御史》,喜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2004年1月21日,夫妇俩参加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出京剧《坐宫》选段,深受观众好评。
2008年,李维康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细品名人”在全国一家知名媒体做编辑记者时,两次去西二环附近李维康夫妇家采访,他们住的是一套普通两居室,没有聘请保姆。
李维康追求独立,与丈夫各自管理收入与支出,大的开销共同负担,家务也各有分工。
2017年之后却发生了转变,原来由于耿其昌小时候练功太狠,加之上了年岁,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李维康与耿其昌
刚开始,耿其昌没将它当成一种病,然而随着病情加剧,他的腰痛越来越严重,到最后连走100米都坚持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维康只得抽出更多时间照顾丈夫,分担更多的家务。
这还不是主要的,耿其昌痴迷京剧几十年,到最后连登台演出都困难了,这年他刚刚70岁,他不想自己的舞台生命就此终结。
李维康能体会丈夫的焦虑,几经比较与权衡,最终她选择了西直门附近一家权威医院,为丈夫实施手术。
耿其昌发病位置特殊,手术稍微不慎,就有下身瘫痪的风险。术前,李维康含泪问丈夫:万一手术不成功,你会怪我吗?
耿其昌用力握了一下妻子的手:咱俩的命运紧密相连,你的所有选择都是为了我好,为了咱们这个家好,无论什么结果我都感谢你。
幸运的是,通过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等复杂手术,耿其昌恢复良好,彻底告别了“不死癌症”——腰椎间盘突出。
那一刻,夫妇俩内心的欣喜与激动无法用言语形容。
李维康与丈夫同台演出
到2025年8月,李维康与耿其昌结婚已经50年,风风雨雨过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金婚。
这对京剧伉俪都铭记对方的好,彼此感恩,李维康忘不了特殊年代,丈夫的安慰与保护,忘不了自己在手术台上,丈夫两次帮自己死里逃生。
耿其昌眼里也全是妻子的好,他感谢妻子抵制诱惑,对爱情婚姻的忠贞,感谢妻子帮自己战胜了凶险程度极高的腰椎间盘突出。这或许就是夫妻间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