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年轻时的艺术鉴赏能力是啥水平的?从这篇谈话中可一窥端倪
更新时间:2025-08-14 12:14 浏览量:3
梅兰芳 昆曲 思凡
梅兰芳曾说过,谭鑫培和杨小楼对在表演艺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在梅兰芳的艺术生涯中,曾与谭鑫培有过为数不多的同台合作,其中以《汾河湾》《四郎探母》合两剧为多。谭鑫培的表演艺术给梅兰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让他深受启发。1960年5月,梅兰芳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中讲述了谭鑫培的表演艺术对他的影响。
梅兰芳 霸王别姬
梅兰芳 霸王别姬
梅兰芳的这次发言经曹其敏整理,以《梅兰芳谈京剧表演及为国庆献礼的〈穆桂英挂帅〉》为题发表于《人民戏剧》1980年第11期,下文是根据其中的有关内容摘录、整理、编辑而成。
生旦并重的对戏《汾河湾》,以谭鑫培演薛仁贵最为传神。“闹窑”一段中,夫妻久别重逢,柳迎春急于知晓丈夫官阶,薛仁贵却故意逗趣,先以假话周旋,再道出实情,让柳迎春更添喜悦。谭鑫培将这段戏演得轻松自然,精准贴合人物心情。
该剧中薛仁贵有两次吵闹,前为假吵、后为真闹,因见鞋而起的真闹与此前逗趣的假吵性质截然不同,前面的假吵不能做过了头,否则就和后面的真闹就没有多大区别了。谭鑫培把这种区别演绎得清清楚楚。
柳迎春在两次吵嘴中的表现与薛仁贵相反,先真吵而后借鞋假闹,梅兰芳受谭鑫培启发,在表演时也采用了轻松的手法,力求贴合人物性格。
谭鑫培 四郎探母
在《四郎探母》“坐宫”一场,公主猜心事时,梅兰芳有大段唱腔,谭鑫培饰演的驸马虽不做过多戏,有时仅用眼神望公主、理理髯口、摇摇头或闭目,但梅兰芳始终能感受到他传递的精神力量,与自己的演唱紧密相连。这恰恰体现了谭鑫培内心有戏,在舞台上从未脱离剧情,其精神感染力之强,令人敬佩。
按,“梅党”中的中坚人物吴震修曾评论说:“只有三个人,一掀帘就是剧中人,杨小楼、叫天(即谭鑫培)、畹华(即梅兰芳)。黄润甫算一半。”从年轻时期的梅兰芳对谭鑫培表演艺术的感受中可见其艺术鉴赏能力之高。
梅兰芳 贵妃醉酒
梅兰芳 贵妃醉酒
谭鑫培对人物的深刻体会,以及在表演中精准的分寸把握,让同台的梅兰芳深受触动,也让他更加明白表演需贴合人物身份与情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