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两次嫁给京剧大师的女人

更新时间:2025-07-30 02:51  浏览量:1

年轻的谢虹雯

在民国京剧界名角辈出、众多戏子命运坎坷的大背景下,谢虹雯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其感情经历与人生轨迹充满波折与别样色彩。

一、无奈入梨园

1930年,京剧名旦碧云霞诞下女婴谢虹雯。虽女承母业在传统观念里并无不妥,但“戏子”身份向来为人轻贱,碧云霞并不想让女儿唱戏。然而,谢虹雯长到十六七岁时,迫于生计不得不辍学入梨园学戏,这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她的一生与戏曲紧密相连。

二、与杨宝森:短暂的爱情

谢虹雯与杨宝森

(一)相遇与结合

1949年,经王瑶卿先生推荐,19岁的谢虹雯参加杨宝森领衔的“宝华社”,担任二牌旦角主演。杨宝森是“宝华社”台柱子、“四大须生”之一,遇到谢虹雯时已四十岁,经历过丧妻之痛且带着女儿。但谢虹雯钦佩他的人格与唱功,少女心中的敬仰化作爱意,1953年,23岁的谢虹雯与44岁的杨宝森走进婚姻殿堂。

杨宝森与女儿

(二)患难与共

婚后,谢虹雯视杨宝森与前妻领养的女儿如己出,即便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杨珉,也一视同仁。他们生活清贫,有时甚至揭不开锅,但杨宝森坚持钻研余派艺术,谢虹雯支持心疼他。然而,结婚后的第五个年头,杨宝森不幸逝世,那一年儿子杨珉不到4岁,谢虹雯独自在梨园闯荡并拉扯两个孩子。

(一)相识契机

杨宝森去世那年,谢虹雯要去常州演戏,要演的戏目是《怜香伴》。她仰慕名列“四小名旦”的张君秋,拿着剧本向其请教时,张君秋豪爽仗义地表示要演一场《怜香伴》让她看,这给谢虹雯留下深刻印象。

张君秋与谢虹雯

(二)结合缘由

1974年,54岁的张君秋与44岁的谢虹雯结合。此前,张君秋有过复杂的感情经历,1940年娶赵玉蓉后,又爱上吴励箴,形成三角婚姻,吴励箴离世后婚姻结束。而谢虹雯与张君秋结合,源于一次偶然。谢虹雯母亲碧云霞看到张君秋在油盐店买咸菜,生活落魄,她们娘俩去看望时,发现张君秋和患病的老母亲睡在用砖搭起、架着门板的床上。谢虹雯因曾受张君秋教《怜香伴》之恩,且同情其处境,不顾张君秋“黑帮”身份,将老太太接到红土店居民楼地下室照顾,直至老太太去世。张君秋感激不已,认为谢虹雯“救了他的命”,一来二往两人产生在一起生活的想法。

(三)相伴生活

谢虹雯佩服张君秋的本事,称其为难得天才、国宝,为保护京剧事业愿嫁给他。张君秋佩服谢虹雯为人,遇事果断、头脑清楚、办事麻利。1978年,谢虹雯帮张君秋下定决心谢绝舞台。但在与张君秋子女相处上,谢虹雯并非尽善尽美,张君秋孩子认为她未像对待杨宝森女儿那样对待自己,甚至有被拒之门外的经历,觉得父亲晚年不快乐。

四、人生评说

谢虹雯一生除前十几年,再未离开梨园。她幸运的是能自由选择婚姻爱情,也有人相伴共白头;不幸的是白头偕老之人并非从前海誓山盟之人,爱情较为短暂。她在与杨宝森、张君秋的两段感情中,分别经历了爱情与恩情的不同体验,在梨园世界里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其人生有欢笑、有泪水,有相濡以沫的温暖,也有难以言说的遗憾 。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