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杜月笙14年,孟小冬分得2万美元遗产,第一反应:这怎么够?
更新时间:2025-08-12 14:39 浏览量:1
1951年8月,盛极一时的杜月笙命数将尽,病床前气氛冷得像后半夜的香港洋楼。家里人全被叫到面前,他挥了挥手,没人敢多说什么。借条被他命人当着众人的面一张张撕碎,纸屑黏在他干裂的手指上,这一生的账目全清了。刚处理完这些琐事,他又说要分家产,立遗嘱。孟小冬站得远远的。别人抽泣,她却只是低头,不看灰尘满地的地毯。没人敢猜她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轮到分配遗产时,杜月笙留给孟小冬二万美元。这点钱放在当时,甚至都不算富贵人家的一年开销。孟小冬当场就说了句:“这怎么够?”语气里不见埋怨,也不像撒娇,更像对命运低声吼了一句。十四年情分,最后不过这一摞钞票。她大概一下子没想明白,有人能死得这么利索,也有人只会活得那么慢!
其实,这对他们来说都不是第一次。孟小冬年轻时,入梅家,和梅兰芳的故事就写满了上海早报。后来她在梅家像个影子,梅家里什么女人都有,她却总是格格不入。真正让孟小冬离开,倒并不完全因为钱。有人传她是在音乐厅外下的决心,也有人说,梅兰芳家的大门,那天真的没开给她。外头雨太大,孟小冬一走了之,谁也没退让一步。她走时说不稀罕梅家一文钱,话说得天衣无缝,可身上的积蓄其实早就在梅府消磨得七零八落。
若不是杜月笙伸手补了一刀,联系上梅兰芳让他给补偿,孟小冬那几年可能要重新登台,酒楼走穴。杜月笙当时也不怕丢面子,代表孟小冬和梅兰芳谈条件。这事让孟小冬打心底欠了杜月笙,毕竟在旧社会,女人靠自己往前走实在难。可能正是这样,她进杜家时,连件像样的新衣都没有。回头来看,她后来会不会为当初那句“我不要钱”而懊悔?难说,但至少她没声张过。
杜月笙爱不爱她这桩事,别说旁人说不清楚,也许连他自己都分不明白。有人私底下讲,杜月笙是热心肠,他见谁有难都肯搭把手。孟小冬不过是千千万万个需要他扶一把的人之一。可又有人说,杜月笙自1919年在“大世界”看孟小冬演京剧时,人就傻了,烧一辈子的心思全在那台上小丫头身上。男人的嘴谁能信?但杜月笙后来娶姚玉兰,其实和孟小冬还是有点暧昧。姚玉兰自己都说过,杜月笙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孟小冬。就是这样,孟小冬跟了杜月笙,地位却总是暧昧不明,不似正妻,不像下人,像个戏班里随时能被换掉的名角。十几年下来,就是个摆设。
细算下来,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关系,说是“对等”,其实骨子里一直是欠债。心理上拖一口气没吐出来,日子过得磕磕巴巴。杜月笙自己心里明白,他那些姨太太有的能生孩子,有的能管家,孟小冬唯一不同,是有一身清高,也有一肚子委屈。可杜月笙这个人,做惯了生意,对人情世故最多只让你八分,剩下两分永远给自己留着。到了晚年,移民护照一事之前,孟小冬忽然就忍不住了,她问杜月笙:“我去到底算什么?”杜月笙到死都记得,她那天眼角没一点笑意。
杜月笙拖着病体,弄出了场迟到一生的婚礼。九龙饭店里十桌人,排场够大,钻戒也闪,但说穿了,就是弥补。杜月笙心里明白,孟小冬最终还是那个唱戏的孟小冬,给她名分,不代表就能把心给她。婚礼一结束,家里子女也被杜月笙勒令来认新妈,大家一脸尴尬。要真说孟小冬高兴,倒也未必。她像个外人,站在人群中央,手上钻戒沉甸甸的,心里却比以前更发空。旧社会的家长里短,谁能说得清?
再说回来,这钱少其实也不是没道理。杜月笙临终前身家凋零,账上一共就10万块,散出去也就剩点念想。分给所有太太人人均1万美元,孟小冬反而多拿了一份。在外人眼里,这可已经够厚道了。但换一副说法,这也是一笔心思不全的帐,孟小冬一辈子跟着他,最后只分这点——普通人家买套上海的房都难。你说她气不过,难道不对?可再换个角度,杜月笙手头也未必能更大方。不是每个人做老大的,都会照顾到所有人。
身边人纷纷老去,孟小冬还是那么一身孤傲脾气。她不和人合群,在香港教戏,生活里清苦得很。杜月笙那点遗产花光后,她真得靠自己起早贪黑。她最后搬去台湾,住得很远,三只小狗作伴。有人说她身体不好,经常感冒,一身坏毛病,谁劝都不听,烟瘾大,鸦片没断过,就是那点老习惯。朋友死得差不多,姐妹姚玉兰还顾着她,姚玉兰的女儿时不时来看一次。孟小冬对亲情其实没那么放在心上,否则她不会走到最后还是孤身一人。
诡异的是,到了晚年,她反而更淡定了。有人来慰问她,她就笑笑,说也舍不得改变什么。1977年,孟小冬咳嗽越来越重,最后咽气,没人闹哄哄地送她。葬礼上,有姚玉兰的女儿为她披麻戴孝,杜月笙那边的人倒是影儿都没见到。孟小冬的坟,还是她自己在台北挖的,说死后最好别太热闹,要一个人清静清静。据说房里只留两张照片,一张师父余叔岩,一张梅兰芳。杜月笙连个影子都没留下。
周总理生前还请她回大陆拍电影,开了上百万的价,她婉拒。她始终不愿意回头,也不想讲过去半句。到底什么是幸福?有名分,有钱,还是尊严?孟小冬自己到死也未必有答案。今天提起她,台下的戏迷,倒比身边人记得清楚多了。
纠结来说,命运好像一直没放过她。跟梅兰芳的时候,命太薄。跟杜月笙,命太硬。一个是大师,心里装的都是江湖规矩。一个是戏子,心里全是自己的小九九。眼看着一个时代的云烟散尽,孟小冬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或许,这样才活成了自己。
女人的命,真难说。你说孟小冬聪明,结果后来还是孤苦伶仃。你说她没本事,不对,她会唱戏,也会做人。就是在大人物身边,怎么都过得紧巴巴。有人说她自找的,也有人说命中注定。可谁要她一辈子不肯低头认命呢?
可能到现在,还有人搞不明白,孟小冬到底是输还是赢。其实输赢都只是旁人的话罢了。她前半生活得像戏,后半生反倒意外安静。人生的许多局,外人永远看不透里头的路数。
讲完这些故事,不过是想说,一张照片也许装得下爱恨,但一生太长啦,总归还是要有人陪着说说话,哪怕走到最后只剩三条狗和一段风声。
生活,总归不是谁都能按着剧本来。孟小冬,杜月笙,梅兰芳,谁又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