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拍笑脸 抗战老兵刘世明一曲京剧话重逢
更新时间:2025-08-12 10:23 浏览量:2
抗战老兵刘世明敬军礼。
《阳光报》记者与抗战老兵刘世明合影留念。
阳光报社全媒体中心总监兼主任韩文韬向抗战老兵刘世明赠送图书《少年家国信》。
“世界这么大,你们在哪儿?岁月这么长,你们还好吗?”
10年前,《阳光报》开展了“抗战老兵笑脸照征集”公益活动,抗战老兵刘世明饱经风霜却坚韧乐观的笑脸被镜头定格。
如今,《阳光报》又发起了“重寻抗战老兵笑脸”公益活动。当记者叩响抗战老兵刘世明家的大门时,92岁高龄的他,成了记者重新找到的首位在世抗战老兵。这场跨越10年的重逢,不仅是对一位抗战老兵的敬意,更是对一段家国情怀的延续。
《阳光报》重寻抗战老兵
10年前,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阳光报》发起了“抗战老兵笑脸照征集”公益活动。当时,《阳光报》摄影记者梁萌在西安大唐西市拍摄抗战老兵活动时偶遇了抗战老兵刘世明,并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精神矍铄的刘世明腰板笔直,笑容极具感染力。
10年光阴飞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阳光报》又发起了“重寻抗战老兵笑脸”公益活动。当10年前为抗战老兵刘世明拍摄笑脸照片的《阳光报》摄影记者梁萌一行敲开刘世明家的大门时,时光仿佛在老人身上放缓了脚步,两双“故人”的手紧紧相握。
“刘老,您好!”梁萌快步上前,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10年前拍照的场景,就像在昨天!您看着还是这么精神!”刘世明老人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绽开那熟悉的温暖笑容说:“感谢你啊,10年前拍了那张好照片!你们报社在大华博物馆举办的‘抗战老兵笑脸展’,我去看了好多回,最后复制了一张挂在家里,这张照片拍得太好了!登在报上,挂在墙上,我要一直珍藏下去!”老人边说边指向身后的架子,并取出那张精心装裱的“笑脸”照片和当年的报纸,与梁萌共同回味起10年前拍摄照片时的点滴趣事。
当年,136位抗战老兵参与“笑脸”活动
今年,仅能联系到2位在世抗战老兵
重逢的喜悦点燃了刘世明老人的兴致。他主动起身,为众人演唱起自己钟爱的京剧。虽年逾九旬,但他的唱腔依旧铿锵有力、韵味十足。一曲唱罢,掌声热烈。意犹未尽的刘世明老人又兴致勃勃地展示起自己珍藏的戏曲服饰,他小心翼翼地整理戏服、轻抚头饰。
“抗战时候,我是文艺兵,在前线为战士们表演节目,总能换来雷鸣般的掌声。”刘世明感慨道,“看到战友们斗志昂扬、士气高涨,能鼓舞他们,是我永生难忘的经历……”
“10年前,参加《阳光报》抗战老兵笑脸征集活动的抗战老兵有136位,经我手的就有80多位。而到了2025年4月至8月,我们志愿者团队和《阳光报》记者团队经过多方寻找,仅能联系到2位在世抗战老兵。西安地区只有抗战老兵刘世明健在,另一位健在的抗战老兵是延长县的张思成,现在可能住在铜川市,具体地址正在寻找中。”协助《阳光报》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的陕西抗战老兵营志愿者傅宏感慨地说。
抗战老兵刘世明简历
刘世明,祖籍河南,1933年3月5日出生在陕西,家境贫寒。1940年与兄妹入伍,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78师胜利剧团学习京戏,并随团赴抗日前线慰问演出。后随部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世明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政治部文工团京剧队当文艺兵,为中朝军民演出鼓舞士气。回国后,文工团集体转业至安徽涂州剧团。刘世明离开剧团后,在西安铁路工程单位工作至退休。(记者 王义卓/文 梁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