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上新!不容错过TOP10,必看→
更新时间:2025-08-08 09:00 浏览量:2
日前,上海大剧院正式公布2025-26全新演出季。新演出季以“迭·代”为主题,汇集中外艺术经典,聚焦高能级、高流量、高品质的演出内容,推出包含重磅歌剧、传奇芭蕾、人气音乐剧、戏曲新制等不同类目共75台860场演出。
经典迭新
时代相继
不容错过TOP10
严选全球演艺精粹
经典“迭·代”叩击时代心跳
10月,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将携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继1984年到访上海之后再次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于上海大剧院呈现为期一周的音乐盛宴,两部歌剧经典与一场音乐会,让“巴伐利亚回响”跨越欧亚大陆,和鸣于金秋的申城。
2026年4月,“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继续启航,作为瓦格纳歌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歌剧《女武神》由现任拜罗伊特音乐节艺术总监卡塔琳娜・瓦格纳亲自执导,在保留原作戏剧处理的基础上,对舞台空间设计进行别样探索。
威尔第八十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9月5日至7日将由指挥家许忠执棒重返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邀请英国新锐导演团队倾力打造,以大胆的构思与新颖的舞台再现“温莎小镇”的人生世相。
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上海站自官宣后开票即售罄。其原版音乐剧已在57个国家及地区的448个城市演出,此次音乐会将于11月4日至12月28日登陆本轮全球巡演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上海大剧院,连演64场,与阔别23年之久的申城观众再次于音乐世界中相遇。
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将于2026年以上海大剧院版音乐会形式与观众再聚,邀请观众重回1812年,在彗星降临之际,与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角色一起踏上一段关于爱情、欲望与迷惘的旅程。
2023年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得主、五度斩获格莱美大奖的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莱明,继2007年登上上海大剧院后重返沪上,用天籁之声呈现一台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接棒芮妮·弗莱明的是当代古典乐坛的杰出代表、威尔士低男中音布莱恩·特菲尔爵士,这位格莱美奖、留声机奖的得主将用无与伦比的音乐表现力和观众于乐声中遨游。
以严谨的古典芭蕾技术著称,久负盛名的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将再度访沪,于10月22日至23日演绎三幕芭蕾舞剧《海盗》。该剧取材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同名诗作,由作曲家阿道夫·亚当改编而成,曾被誉为是“十九世纪法国芭蕾与俄罗斯芭蕾的完美结合”。
上海大剧院出品“东方舞台美学”系列三部曲——昆曲“重逢《牡丹亭》”、昆曲《浮生六记》、舞剧《白蛇》将于YOUNG剧场、苏州狮山大剧院等沪苏剧场陆续登台,以东方审美、现代视角唤起观众的全新解读。
歌剧节、季风蹈
方寸舞台展现“艺百样”
此次演出季,上海大剧院深入主题策划,以两大篇章“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季风蹈”,搭配“艺百样”板块,深度串联多样剧目,构建繁荣内容生态。
由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亲率,10月1日至6日,全球最负盛名的歌剧院之一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重磅来沪,让“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落地申城。本次歌剧节将上演理查德·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与朱塞佩·威尔第的《奥赛罗》(音乐会版),两部作品分别代表德意歌剧的巅峰之作,深邃宏大的瓦格纳乐剧与威尔第笔下的悲剧史诗交相辉映;一场由歌剧院常驻乐团——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献上的音乐会,更将展现巴伐利亚音乐传统的深厚底蕴。
新演出季中舞蹈类项目突出,以“季风蹈”为主题,汇聚名家名团,让经典作品在此回归、民族特色呼吸蓬勃、多元文化尽情绽放,在璀璨群星的相遇、对话、共生中,探寻关于时间、关于风、关于生命最本质的律动。除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海盗》之外,还将有以下舞蹈作品一一亮相:
8月底,中央芭蕾舞团古典芭蕾舞剧《舞姬》将用足尖诠释东方神秘色彩与古典芭蕾的典雅融合;
10月,《禾戏剧·大师之夜》集结李倩、于建伟、李宇、张娅姝、黎星等众多国内青年舞蹈艺术家演绎3位国际编舞大师的编舞作品,以东方筋骨碰撞西方先锋艺术;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捕捉百年前奔赴海外求索又返回故土的艺术家身影,探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世界著名媒体艺术家真锅大度与先锋舞团ELEVENPLAY联手创作的全新舞蹈装置作品《+1+1+1+》,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前所未有的舞台宇宙。
2026年7月,两台芭蕾精粹展现国际风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创团以来首位华人首席陈镇威,将首次带领众多纽约城芭首席舞者亮相上海大剧院,为中国观众带来精彩的芭蕾演出;随后接棒的《华人之光·芭蕾明星GALA》,则汇聚活跃于世界顶尖舞团的华人芭蕾艺术家,融合古典与现代芭蕾精髓,展现百年芭蕾的力与美。
随“季风蹈”翩然而至的,还有唐诗逸领衔的舞剧《昭君出塞》及佟丽娅担任总策划并领衔主演的民族舞蹈剧场《在远方,在这里》。
“艺百样”板块将戏剧的灵动、戏曲的韵味、乐声与人声的纯粹尽数收纳,为热爱舞台的观众找寻爱好的落脚点,搭建与艺术对话的桥梁。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话剧《大宅门》由原剧导演郭宝昌执导、赵季平操刀配乐,吴樾、常玉红、刘佩琦、谢兰等实力派演员倾力出演,在8月15日至17日展现宅门内的爱恨情仇与家国大义;8月22日至24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阿瑟·米勒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将再次于舞台上书写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憧憬与幻灭;由上海大剧院、上海西岸大剧院出品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今年10月回归上海大剧院中剧场,描绘卡拉马佐夫家族成员复杂的心灵图景;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改编自英国BBC长寿金牌同名剧集,自2023年12月底驻演以来演出已超400场,大麦评分9.3,成为沪上沉浸式小剧场新地标,新演出季,该剧将会持续与观众见面;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将于2026年春天于上海大剧院搭起秋千架,开启一场治愈之旅。
戏曲舞台以昆曲为主,两大昆剧院团带来拿手好戏。8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出品昆剧青春版《南柯梦》登台大剧院,以细腻典雅、雍容大方的美学风格,展现南昆传统风韵气度。 10月,上海昆剧团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亦将上演,该演出根据故宫馆藏戏本整理,推出《江州送酒》《中秋奏凯》《长生殿·重圆》三出剧目。
美国One Voice童声合唱团2026新年再度唱响天籁童声。作为上海大剧院广受好评的古典音乐品牌,“一个人的古典”将在本演出季首次开启跨年呈现。六场风格多元、品质卓越的音乐会将汇聚中外名家与新生代力量。韩国钢琴泰斗白建宇将在80岁寿辰之际、暌违十余年重返中国舞台;古典吉他大师铃木大介将倾情演绎作曲家武满彻为吉他改编的歌曲。以“三冠王”之誉享誉国际的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古宁,唯一在三大国际赛事中均斩获最高奖项的小提琴家黄滨与杰出钢琴家毛翔宇,自“柴赛”崭露头角的青年钢琴家安天旭,以及匡俊宏与于渊这对“弦与风”的组合——一位是ARD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吉他组冠军,一位是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的终身长笛首席——也将陆续登台。他们将以贯通古今的曲目编排,带领观众穿越风格与时间的边界,感受多重音乐语汇交织所激荡出的艺术火花。
“上海大剧院创制”
花开各处
“凝光·入戏”回顾展
重温永恒一瞬
新演出季中,“上海大剧院创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三部曲——昆曲“重逢《牡丹亭》”、昆曲《浮生六记》、舞剧《白蛇》,以及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上海大剧院版音乐会、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等。
今年7月,舞剧《白蛇》首度亮相海外,于世界表演艺术殿堂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连演3场,明年该剧将回到诞生地再飨上海观众。与此同时,“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另两部作品——昆曲“重逢《牡丹亭》”、昆曲《浮生六记》也将于8月、11月先后落地上海YOUNG剧场及苏州狮山大剧院。
艺术脚步大步迈进,上海大剧院亦于不同现场留下珍贵瞬间。《凝光·入戏——上海大剧院2023-2025演出季回顾展》浓缩了上海大剧院“元”、“AI剧场式”连续两个演出季的百余帧影像,以“跃入”“余音”“裂变”“乍现”“一个人的古典”和“东方舞台美学”六大板块,呈现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过的重要歌剧、音乐会、戏剧、音乐剧、舞蹈等多个门类演出的台前幕后。展览将于8月12日起在上海大剧院·A+艺术长廊免费开放。
上海大剧院2025-26演出季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