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117分钟的《戏台》,陈佩斯给自己挖了5个大坑:很难拿到高票房!

更新时间:2025-07-27 18:06  浏览量:1

说起来昨天去看陈佩斯那部《戏台》,心里真是有点复杂。明明是周六,按说该是影院人多的时候,可117分钟的电影看完,退场时特意扫了眼座位——100多个座儿,满打满算也就坐了20来个人,里头还有几个看着刚上小学的孩子,这上座率实在有点让人意外。

其实好多人跟我一样,掏票钱的时候多半是冲着“陈佩斯”这三个字去的。毕竟他是大家心里公认的小品王,人品和能耐都没话说。而且这30年里,他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扑在话剧上了——圈里不是有个说法嘛,话剧最考验真功夫,能演好话剧的演电影肯定不差,但反过来可不一定。按说有这功底,电影不该差,可看完《戏台》才发现,或许大家对他的期待确实有点太高了,这电影里藏着好几个明显的问题,难怪难拿高票房。

先说说表演吧。话剧和电影本来就是两回事,话剧需要夸张的表情、放大的动作才能让台下最后一排都看清楚,但电影有镜头啊,近景一推,再夸张的表演就显得有点“过”了。《戏台》里的演员们,从表情到动作都带着浓浓的话剧味儿,放在剧场里观众可能觉得过瘾,可在电影院里看,就总让人觉得不自然,好像隔着层东西。

再就是口音的问题,看着看着就容易出戏。黄渤和姜武说的是唐山话,挺有特色,但其他演员又都是标准的北京腔,一会儿这个调一会儿那个调,频繁切换的时候,总让人觉得不够统一,像好几拨人在各演各的。

最让家长尴尬的是,这电影选在暑假档上,本来就少不了带孩子来的观众。可里头有两处“叫春”的场面,虽然没给床上镜头,但姜武两次都点到了,旁边有孩子的家长都下意识绷紧了神经,就怕孩子突然问“这是什么声音”。既然选了暑假档,这点其实该多考虑考虑。

搞笑的部分也有点可惜。几乎所有笑点都压在黄渤身上,尤其是他和尹正被人认错身份的时候。这种误会梗本身没问题,但用多了就显得老套——之前《新龙门飞甲》《羞羞的铁拳》这些电影里都见过类似的,再看就没那么新鲜了。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结尾。几十年前陈佩斯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小品里的“喜头悲尾”是因为本事不够,才靠强行升华来撑。可这次《戏台》结尾,还是靠“艺人的本分”来拔高主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他自己当年不认可的模式里。

说真的,如果把《戏台》当成一部话剧来看,它绝对是精心打磨的好作品,毕竟陈佩斯在话剧舞台上浸淫了这么多年。但作为电影,这些细节就经不起细想了。商业电影想拿高票房,总得跟上现在观众的审美习惯,可《戏台》好像还是停留在话剧的逻辑里。

散场的时候听见旁边有人说“要是在剧场看肯定不一样”,这话挺在理。但既然放进了电影院,就得按电影的规矩来。陈佩斯的功力没人质疑,可这次的《戏台》,确实因为这几个问题,很难让更多观众买账——票房上不去,大概也是这些原因吧。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