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芝芳:14年生9子,身怀六甲强势逼退孟小冬,机关算尽却疲惫
更新时间:2025-03-19 01:55 浏览量:7
清末民初,封建迷信荼毒人心,男尊女卑思想更是一度让社会中不少女性群体成为了家族中延续香火的生育机器。
图 1 福芝芳和梅兰芳
这点福芝芳作为过来人自是深有体会。
毕竟自她嫁人十四年,就已然接连为夫家生育了五男四女共9个孩子。
如果是按照当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家里功德圆满的大功臣。
更何况她还是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妻子,那么为如此爱国名人开枝散叶的功德自然又是得另算。
不过相较于福芝芳较为强悍的生育,其的“精明手段”着实才是令后人为之敬佩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图 2福芝芳(右)
福芝芳从小满族旗人出身,家境本是不错但无奈时运不济,在父亲和祖父相继去世后,便和母亲靠着演唱八角鼓维持生计。
长相精致,一双明媚的丹凤眼更是暗含秋波。
眼看着福芝芳出落得越来越漂亮,并且还时不时地显露出在唱戏上的天赋。
最后经旁人介绍,她极为幸运地拜到了当时戏曲大师吴菱仙的门下。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梅兰芳也恰是吴菱仙的徒弟,而福芝芳则是其小师妹,两人的命运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有了羁绊。
图 3 梅兰芳
时过境迁,成年后的梅兰芳长相极为俊逸,并且还曾一度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他在戏曲的“旦像”美不胜收,再加上出神入化的扮相表演,很快就名誉天下,成为了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如此集外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梅兰芳,于情场上自然也是不乏女子倾慕,而福芝芳则就是其中的一员。
由于师出同门,又都是旦角门派,梅兰芳在戏曲界的造诣定然对福芝芳来说是极具榜样性质的。
而梅兰芳对福芝芳的感情,则在与之相比之下要淡薄得多。
在他后来向福芝芳提亲时,与其说是因情到深处,倒不如更多地说是身不由己。
图 4福芝芳和梅兰芳
1921年,吴菱仙受“梅党”委托从中做媒,向福家提亲。
而这件事对当时的福芝芳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毕竟能嫁得如意郎君当即是喜从心来,想到这她便是抑制不住地上扬起嘴角,眉眼弯弯煞是明媚。
不过与此同时她也满是忐忑和期待地看着正在考虑这件亲事的母亲。
而福母,因为早就听说过梅兰芳的惊骇世俗的才华和刚正不阿的气节,心中也自是对这个女婿满意至极。
为此,两家对这场姻缘便是不谋而合,进展也自是飞速进行。
但后来眼看着亲事的张罗就要接近尾声,福家这边的态度却突然来了个大反转。
图 5梅兰芳(右)
“不要任何聘礼,梅兰芳小时候过继给大伯,可以肩挑两房,所以我的女儿是明媒正娶的妻子,不是做妾。”
“我此身只有一个女儿,所以要和女儿一起去梅宅,梅兰芳要给我养老送终。”
只见福母满脸严肃地对着前来的梅兰芳等人字字铿锵地说着自己的要求,态度坚决,眼神坚毅到不容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原来梅兰芳之前来提亲时,隐瞒了说家中已有一正妻的事实。
对此福母在偶然得知后不免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自是不同意女儿嫁去做妾。
毕竟民初时期,正妻和妾的地位就好像是府邸里的小姐和丫环。
如此一来女儿如若嫁过去定然会因正妻欺压而受委屈。
但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让女儿错过如此一桩好姻缘,便在再三思索下向梅家人提出了如此条件。
图 6梅兰芳
反观在场梅家人,在听到如此要求后本是想反驳,但却又欲言又止。
包括梅兰芳,看着福母强硬的态度竟也是犯难地皱起了眉头,一度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中。
在场气氛好不尴尬,双方僵持不下,本都不想让步。
但最终只听梅兰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妥协地向福母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就这样,双方意见最终达成统一。
福芝芳很快就被梅兰芳以平妻的身份八抬大轿地娶回了梅府,她与梅兰芳的感情线也就是在这时打下了开端。
不过也正是自那之后,福芝芳也名正言顺地见到了传闻中梅兰芳的正妻王明华,一个知性与气韵完美结合的女性。
因为是梅兰芳的结发妻子,王明华实际上比梅兰芳还要大上两岁。
由于刚嫁给梅兰芳时,梅兰芳的事业尚处起步阶段,再加上当时的梅家并不富裕,王明华就只得是肩负重任。
为此,作为贤内助的她不仅在刚嫁不久后就为丈夫生了一儿一女。
而且还勤俭持家,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图 7 王明华
此外,王明华还为梅兰芳的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因为自小梨园出身,为此她的唱功身段也是极佳。
后来为了追随梅兰芳的脚步,她甚至还为其男扮女装,在梅兰芳演出时亲自给他设计发型和服装。
幸娶如此一个知书达理,精明能干的女子,梅兰芳自是看在眼里,也宠在心里。
按理说两人合拍又恩爱,膝下又有一儿一女,夫妻生活应当很幸福美满才对。
可梅兰芳后来为什么又那么快要再度娶妻呢?
原因还是得从王明华身上说起。
因为她在后来和梅兰芳相处中做出了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就是不顾身边人劝阻执意做了绝育手术。
而对于这其中的原因,民间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图 8 梅兰芳(右)
有人说她是想尽心尽力地照顾梅兰芳的生活,不想被生孩子而困扰。
也有人说她是嫉妒心作祟,担心梅兰芳被其他女人抢走,而十月怀胎的身子不利于她的行动。
可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事实都证明王明华选择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断了生子的后路,那么也几乎是走定了后续倍受冷落的道路。
果然变故很快就袭来,击得王明华那是一个措手不及——她的一儿一女突患荨麻疹,在不幸中双双逝世。
为此梅兰芳瞬间就从儿女双全的人生赢家变成了膝下无子的丈夫,更为要命的是妻子王明华已经再无生育能力。
一夜之间,如此大的变故击得梅兰芳悲痛欲绝,一时间更是愁上心头。
至于梅家人,更是已替梅兰芳作好了再娶的决定。
而王明华,则在回想起自己先前为梅家和丈夫明明是付出了那么多,没想到终究还是敌不过女子生子独大的封建教化。
正如苏岑曾说过的一句话:“俗世的感情难免有现实的⼀⾯: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重视。'”
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过糊涂了,她悔,她恨,可也都不过是无用之举罢了。
就这样,心灰意冷的她自知无力阻止梅兰芳再娶,便也只好跟着梅家人一起物色准新娘的人选。
为此,福芝芳就这样出现了。
图 9福芝芳
如当初“梅党”冯耿光所言,福芝芳面相旺夫,是“长得不错,唱得不错,还能生孩子''。
想到这,王明华呆呆地看着眼前刚过门明艳动人的福芝芳时,回神后便偷偷地拭去了眼中的泪水,并对其挤出了笑颜。
庭院的芭蕉被低落的小雨击打得垂下了青翠的绿叶,好似于俯首间护下了叶下萌发的新芽。
而新芽强扭着身躯,硬生生地破土而出,当即是新生。
只听到房堂中一声“妹妹”的轻唤,王明华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也不住地对封建教化低下了头。
而福芝芳在偶然得知王明华的过往后,此刻在心中也已是放下了警惕之心。
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不及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子今后已然对自己构不成威胁,毕竟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痴心的可怜人罢了。
想罢,只见福芝芳舒缓了眉头并微微欠起了身,毕恭毕敬地朝着王明华唤了声“姐姐”。
就这样,在互相尊重下,王明华和福芝芳在后续的相处中也是难得地极为和谐。
尤其是王明华,因为也期盼着福芝芳能为丈夫生得一儿半女,以此来了却自己的遗憾,为此更是对其照料有加。
当然福芝芳也是很争气,在嫁过来一年的时间就在众望所归中生下了一个白白净净的大胖小子。
图 10福芝芳和梅兰芳
此时梅府再添人丁,可谓是天大的喜事。
而此刻福芝芳的一个举动,更是一度引得众人唏嘘。
只见她审时夺度,当即就把自己刚生下来不久的孩子送到了王明华的身边。
按照她的说法,就是:王明华作长,膝下又无儿女,自己作为妹妹,理应将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归到她的名下。
如此心胸开阔,如此通情达理,梅府的人在看到福芝芳的举动后,无一不对其赞不绝口。
而王明华,在看到如此诚意的福芝芳,心中说不感动也是假,不过由于她念在自己当时已然身患肺病,不好照料孩子,便最终还是将孩子归还给了福芝芳。
据说送走孩子的时候,王明华还给其亲手织了个虎头帽。
送子未果,还一举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尊重,此时的福芝芳其实已然是心机初显。
因为她本就知道王明华只身患病,送孩子一举也不过是为笼络人心。
如今算盘皆胜,孩子能回到身边自是最好的结果,福芝芳在想罢便不由地紧盯着窗外的月色出神。
或许下一步,她该为自己请一个教书先生,不然作为大字不识的白丁,又怎能长久在梅府里立足呢?
图 11梅兰芳
就这样,日复一日,眼看着王明华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严重到不得已去了外地治病寻药。
而福芝芳此时便是名正言顺地坐上了宅子里唯一女主人的位置。
当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的手段显然要比王明华高明得多。
在同样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物照料得当的前提下,福芝芳还特别注重和梅兰芳身边的“梅党”成员进行交往和拉拢。
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只身获得绝对的人脉和声誉,有朝一日才能不重蹈王明华的覆辙。
但后来事实证明,福芝芳的这番举动确实是高见。
因为就在这不久后,梅兰芳果真就带着他的另一位夫人孟小冬回家了。
图 12孟小冬和梅兰芳
都说自古英雄爱美人,梅兰芳挣脱不住世俗的羁绊,实来也是一位多情的男子。
如果说王明华和福芝芳是他的妻子,那么后续出场的这位孟小冬就当属是他的红颜知己了。
孟小冬长得极美,精致灵气的五官始脱凡尘,美的洒脱,美的不谙世事。
而民国天下,京派舞台群芳斗艳,当之有梅兰芳一“旦角”名满天下,也自有孟小冬一“须角”冷艳动人。
两人于舞台唱和对峙,时而悲亢,时而缠绵,一曲《游龙戏凤》引得看戏人入了戏,拍手叫绝。
演戏的人更是痴了情,暗生情愫。
就这样,一来二去,梅兰芳便顺水推舟地和孟小冬私定了终身。
对于孟小冬名分问题,梅兰芳其实也是打着极好的如意算盘。
因为考虑到府中王明华的重疾想必也是为时不多,他就打算在王明华死后让孟小冬名正言顺的顶替她的位置。
对此,福芝芳作为他在府中的平妻自然是第一个不同意。
毕竟现今的她,除了手段,已然没有任何优势能争得过才貌双全的孟小冬。
图 13孟小冬
考虑到自己今后的出路和孩子们的未来,她就是誓死也不能让孟小冬进梅家的大门。
因为下定了主意,福芝芳便很快的冷静了下来,并周密地筹划着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小三逼上门”,她这边不哭不闹,俨然没有什么举动。
这在旁人眼中看来,无疑就是临危不乱的女中豪杰,更是当即就竖起了大拇指。
直到1930年,梅兰芳的大伯母过世,因为梅兰芳年幼时被过继了大伯父,所以大伯母对他来说当即是母亲般的存在。
而此时连连被福芝芳击退的孟小冬,便最后瞅准了这次机会,一咬牙就举起了手中的剪刀对准了头发。
因为她心里明白,只要此番她进入给梅兰芳的大伯母守了孝,那么要梅家人不承认她也定是不可能。
为此便不顾疼惜般地在一声声咔咔中将自己的乌黑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并一举披麻戴孝,在梅府的大门长跪不起。
图 14福芝芳和孩子
而此时的福芝芳本正坐在大堂,突然听到府中家丁通报孟小东的所做所为,在细思考虑后当即就识破了孟小冬的打算。
只见她冷哼了一身,一边命丫鬟拿上自己的汤婆子,一边不紧不慢的拖着身怀六甲的身体,悠悠地走向大门口。
未至,就看到梅兰芳站在庭院中,眼睛始终盯着门口同家丁周旋的孟小冬,看到心上人的倔强,他一脸的心疼不予言表。
对此,福芝芳冷冷地扫了梅兰芳,强忍着心中的异样,在丫鬟的搀扶下轻轻地踏出了门榄。
而梅兰芳此时也恰好看到了前去的福芝芳,一再思索下还是追到了她身边,为孟小冬求情道:
“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冬己经来了,我看就让她磕个头算了。”
可福芝芳哪有这么好说话,她心灰意冷地看着眼前为其他女人求情的丈夫,当即就挺着个肚子在门中央站定,口中更是厉声说道:
“别人都可以进来,就是孟小冬不能进,她要是敢进这个门,我就拿三个孩子跟她拼了。”
图 15梅兰芳《游园惊梦》
庭堂的风不时扫来,吹的福芝芳眼睛有些发干。
她不禁认为梅兰芳真是糊涂,时至今日她怎么可能会放孟小冬进来。
想当初梅兰芳去美国,可是她用孩子作挟,硬生生地逼退了欺上头的孟小冬。
如今这么多年来,她死守严防,生怕孟小冬靠近梅宅半步,现在又怎可叫她放弃这么多年的努力。
想到梅兰芳多少还是顾及她这么多年的付出,以及自己为他生下的孩子,但这也不正是她此时强有力的资本吗?
福芝芳用力眨了眨泛干的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眼前哭到不能自己的孟小冬,和一旁俨然呆怔,不出一言的梅兰芳。
她瞬间就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坚守感到一丝的可笑。
而一旁的孟小冬,则是泪眼婆娑地看着面前对待平妻无动于衷的梅兰芳,一时强大的绝望感瞬时就刺痛了她的神经。
这一刻,她看到了自己的徒劳。
一想到自己和这个男人结婚三年,换来的只有“第三者”的骂名和外人的不待见,她的骄傲早已风崩离析。
而梅兰芳至始至终也都不是她的护心港,只因为太过懦弱。
就这样,伤心欲绝的孟小冬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在她脱下了披在身上发冷的孝服后,便彻底地离开了梅府,也离开了她爱了很久很久的梅兰芳。
而福芝芳便也通过孟小冬此番的退出,再无后顾之忧。
图 16孟小冬(右)
如今儿女双全的她已然有了后半生的保障。
可即便如此,在福芝芳回顾前半生时还是会觉得自己在心机算计中斗得心神疲乏。
就这样,一代大师梅兰芳的三位妻子,大夫人王明华贤惠知理,却因太信爱情而让大半生都云里雾里。
二夫人福芝芳精明算计,为一个不值得的男人进退有度,在现实的迷雾中硬生生的将爱情变成了自己附属品。
至于三太太孟小冬才貌双全,却是被爱情的陷阱迷惑双眼,云自深处不知是客。
我们欣赏福芝芳的大气作派,毕竟是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不识学识的她竟能拥有自己如此泾渭分明的底线和学无止境的上进心。
要知道,这两点即使是放在当代,也都无疑是极为可贵的。
图 17福芝芳和梅兰芳全家福
民国知节雨纷纷,垂暮之年的福芝芳微躺在庭院的雕花躺椅中,悠悠的摇晃身躯看着雨打芭蕉的场景。
只见当年抽身的新芽已是绿油油的一片,淅沥的小雨洒在挺拔茂盛的叶身,汇聚成了点点水珠。
这一次绿叶不为所动,依旧挺拔,不过同上次一样,身下依旧又不断挤出嫩绿的新芽。
凉风轻轻吹动额前的银丝,福芝芳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因为她知道,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