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杨家岭的春天》丨以舞入画,绘就延安文艺画卷
更新时间:2025-07-23 03:03 浏览量:1
心向延安
以舞入画
原创舞剧《杨家岭的春天》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美术瑰宝——延安木刻版画。在物资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年代,艺术家以生动笔触描绘出延安时期质朴而浪漫的生活与战斗场景。那些鲜活深刻的人物和画面,成为了舞台创作的源泉。剧中的“艺术家”角色是作品表达的主体,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融入火热的生活与革命实践,实现了思想的转变和精神的升华,开创了文艺的春天。
2025年,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1周年之际,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方向成为穿越历史时空的召唤。“杨家岭的春天”就是文艺的春天,绽放于历史,也绽放于新时代。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兴亡的呐喊声中,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音乐家、舞蹈家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生活,体会到人民如母亲般的深情,如厚土般的滋养;文学家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才智,深入生活,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迸发出朝阳般的创作激情;版画家在鲁艺的熏陶和战火的锤炼下,成为以笔为枪的文艺战士,与人民生死与共。他们,全心全意,一笔一刀,雕刻出生机盎然的杨家岭的春天。
序
在民族危亡的呐喊中,一批批文艺工作者满怀激情与理想奔赴革命圣地。宝塔屹立的《延安风景》,就是心向往的地方。
第一篇章:厚土
老妈妈用最深沉无私的爱,捂热了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心。在《抗旱》《挑水》的身影里,那是干涸中的水滴;在蕴含着母亲般深情的厚土上,那是《入仓》的金黄。
第二篇章:破晓
一次次破晓的晨光中,孕育着文学家对生活的激情与感悟。从家长里短的“调解”到新思想的解放,从红火的《妇纺小组》到破天荒的《豆选》,那是进步的光辉,是百姓从心底开出的花。
第三篇章:永生
版画家在枪炮声中创作,在生死之间成长。《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当战士踏过《人桥》时,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洪流。那每一笔每一刀都在以信仰刻画,用生命践行“以笔为枪”的誓言,走向永生!
尾声
一幅幅在汗水和鲜血中凝结而成的版画,代表着永不磨灭的文艺精神,生生不息。
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
原创舞剧《杨家岭的春天》
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重大项目 跨界融合作品时间:7月25日 19:30 7月26日 14:30 19:30
地点: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
出品/制作: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
创演: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创意学院、中国古典舞系
总导演:张晓梅、张云峰
编剧:许锐
作曲:程远、谢鹏
编导
第一篇章:
袁佳、顾佩英、高岩、张天阳
第二篇章:
帅晓军、白凌、杨浩、邓丽莉、成永苹
第三篇章:
李珊珊、朱律、李文祺、乔靖宇
序幕、尾声:
谢飞、张天阳
视觉总监:任冬生
舞美设计:王立峰、赵月
服装总监:吴蕾
灯光设计:李超、胡博
多媒体设计:孔江、李光
造型设计:孙艾娜
道具设计:金继峰
舞台台本设计:王柯月、谢秋水
音响设计:甄诚
主演
版画家:汪子涵、乔靖宇
音乐家:吕科镝、陈硕累
舞蹈家:李晨赛、苏 瑶
文学家:武 帅、金成柯
小战士:杨德奇、刘衍孛
老妈妈:邵俊婷、胡婉童
慧 儿:赵 珊、翁钰尔
慧儿爹:彭义博、薛校琨
媒 婆:杨玄子、李昕阳
当代美院学生:刘衍孛、杨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