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博物馆里的盲人钢琴音乐会!暖心又好听
更新时间:2025-07-21 21:37 浏览量:1
7月19日,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内琴声悠扬,一场名为“乐见心光”的钢琴音乐会在此温情上演。本次音乐会邀请了盲人钢琴演奏家来佳俊和曹瑾瑜,以音乐为纽带,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动人的听觉盛宴,更彰显了博物馆推动无障碍文化事业、让文明之光照亮每个角落的不懈追求。
以馆为基,搭建无障碍文化空间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自规划设计之初,便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核心考量。馆内专为特殊群体打造的“心光——触摸远古临平”沉浸式展厅,让特殊群体能够以触摸等独特方式感知历史的温度与文明的脉络。
今年5月18日博物馆开馆当天,博物馆特别邀请盲人越剧表演艺术家陈艳萍亲临现场,旨在吸引更多视障朋友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触摸文明。本次“乐见心光”音乐会,正是“无障碍博物馆”理念的生动实践——以音乐为桥梁,让更多人在博物馆感受艺术与历史交融的力量。
指尖跃动,盲人演奏者奏响生命赞歌
音乐会现场,两位盲人钢琴表演者来佳俊和曹瑾瑜,用灵动的指尖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演奏。
年仅数岁的曹瑾瑜小朋友,因基因DNP突变患上Fver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虽无法看见世界的色彩,但父母以“怀瑾握瑜”为其取名,期许他如美玉般绽放光芒。对曹瑾瑜而言,钢琴是他的“眼睛”,每一次触键都是与世界的对话。他的演奏纯真而充满力量,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艺术的美好。
随后登场的来佳俊先生,是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的钢琴博士生,师从钢琴系主任诺曼・克里格。自幼全盲的他,四岁便在杭州开始习琴,始终希望通过表演打破障碍,分享音乐的快乐。他的演奏技艺精湛、情感饱满,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音乐的执着融入每一个音符,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携手同行,共筑无障碍事业未来
演奏结束后,博物馆副馆长李龙上台分享了筹备心得。他表示,筹备期间曾好奇“当考古博物馆的千年陶纹遇见黑白琴键,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而此刻答案已然清晰——这是“文化共享、关爱无界”最生动的诠释。他同时宣布,“乐见心光”系列音乐会将持续开展,未来将邀请更多特殊群体艺术家走进玉架山,让博物馆回荡跨越界限的乐章;博物馆也将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让每一道门槛都成为通途。
活动最后,博物馆馆长吕芹为来佳俊和曹瑾瑜颁发“玉架山・博物无障同行者”证书,两位表演者正式成为该博物馆“玉架山・博物无障同行者”团队的首批成员。未来,博物馆期待这支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汇聚更多力量,携手共筑博物馆无障碍事业的美好未来。
音乐会在全体嘉宾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这场以“心光”为名的音乐盛宴,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艺术与历史的交融之美,更传递出一份温暖的信念——文化不应有边界,艺术总能跨越障碍,而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始终是这份信念的坚定践行者。未来玉架山博物馆将坚持为观众服务的理念,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展览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