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李多奎为何偏爱这出戏?聊聊京剧《目连救母》

更新时间:2025-07-20 19:47  浏览量:1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拥有着丰富的剧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目连救母》这出戏以其独特的故事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喜爱。它不仅承载着佛教文化中劝人向善、子女行孝的思想,更在京剧舞台上展现了老旦行当的独特魅力。

目连救母

《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经典《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相传,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富裕,却吝啬贪婪。儿子目连极有道心且十分孝顺。青提夫人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毫无念子之心,更从不修善。她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酷刑惩处。目连为救母亲,出家修行,获得神通后,前往地狱寻找母亲。

然而,因其母亲生前罪孽深重,即便目连见到母亲,给她吃的东西未到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无奈,只得祈求于佛。佛陀教导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吃饱。目连依佛嘱行事,其母亲得以吃饱,后转入人世,却生变为狗。目连又诵经七天七夜,最终使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这一故事从西晋开始流传,历经千年,口口相传,关键在于其蕴含的劝人向善、劝子行孝的深刻寓意,以及 “天下无不是者父母” 的隐喻。

这出戏是诸多著名老旦的代表作。它本是龚(云甫)派的经典剧目,李多奎先生早期也宗龚派。经过几十年的舞台实践,李多奎创立了李派老旦艺术,将《目连救母》进行整理演出,并多次灌录唱片,使得这出戏成为李派的代表作之一。在李多奎之后,许多优秀的老旦演员都曾演绎过这出戏,如天津的著名老旦蓝文云,国家京剧院的李宏、郭瑶瑶,北京京剧院的康静等。她们通过各自的理解和演绎,都将刘清提这一角色有不同的演绎。

老旦大师李多奎先生

在《目连救母》中,有一段著名的老旦唱段 “刘清提在都城浑身颤抖”,这段唱段是全剧的精华之一。以李多奎先生的演绎为例,这段唱段大段运用了二黄慢板、回龙、慢板等板式。在 “刘清提站都城一言难尽” 这句导板起,便奠定了悲伤、悔恨的情感基调。随后的垛板 “叫一声我的儿细听详情”,节奏紧凑,李多奎先生通过清晰有力的吐字,将刘清提急于向儿子倾诉衷肠的心情展现出来。

紧接着的二黄原板,从 “儿本是阳世人相隔幽冥” 到 “娘不该打僧骂道,骂道打僧,不听菩言,开了五荤,身受这灾星”,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阳间的种种过错,每一句都饱含着悔恨。在演唱过程中,李多奎先生的唱腔苍劲醇厚,韵味十足。他对节奏的把握恰到好处,快慢相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刘清提在地狱中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思念。

比如 “娘只说阴曹府无有报应,有谁知为娘我到今日,蓬头盖脸,项带铁链,口内吞火,眼中点灯,何日里逃生?” 这几句,在 “有谁知为娘我到今日” 处稍作停顿,加重语气,突出刘清提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无奈,随后快速唱出 “蓬头盖脸……” 等描述现状的词句,将情感推向高潮。

那么,谁唱的 “刘清提在都城浑身颤抖” 最好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李多奎先生作为李派老旦艺术的创始人,他的演绎无疑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他的嗓音宽厚洪亮,韵味独特,将刘清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后世演员树立了标杆。而当代的一些优秀老旦演员,如蓝文云、李宏、郭瑶瑶等,在继承李派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对角色的理解,也为这段唱段赋予了新的活力。那么很多人都认为当今时代还是蓝文云这段唱段最好。蓝文云演唱的这段唱腔铿锵有力、节奏张弛有度,颇具有京剧老李(多奎)派的古朴韵味。她除了唱,还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对唱腔的精心打磨,也将刘清提的情感演绎得十分动人。

京剧《目连救母》以其深刻的故事内涵、精彩的表演和经典的唱段,成为京剧舞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京剧老旦行当的艺术魅力,更通过戏曲的形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受到心灵的洗礼。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