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挣那么多钱,然后呢?
更新时间:2025-07-20 10:16 浏览量:1
文 | 简希 图| 来自网络
陈佩斯曾经是“春晚之王”,家喻户晓,广告片一拍一个亿。但后来他突然“消失”了,隐居乡下,种地、练书法、做戏剧。
之前看过杨澜对陈佩斯的一个采访,在谈他为什么不再拍电视剧、不再演综艺,而是——把自己扔进了一个每晚在剧场演出的舞台剧里,演了十几年。
众所周知,相比他过去从事的电影,电视剧以及小品,话剧无疑是一个小众舞台,不仅劳心劳力,投入巨大,如果观众不买账,还有可能血本无归。
然后,就像他演的话剧《戏台》里的候帮主一样,他偏偏组建了一个话剧班子,全中国的跑场子,一场一场地演话剧。
杨澜也坦言,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陈佩斯带着当时的搭档去演个小品,一个挣几十万是很轻松的,但是他带着一大班子人演一场话剧,还不如他一个人挣的钱多。
所以,杨澜问他:你当时怎么算的这笔账呢?
陈佩斯:“挣完了,干嘛呀?”
杨澜直言:“买房子啊。”
陈佩斯:“买完了,干嘛呀?”
杨澜笑着答:“再买车啊。”
陈佩斯接着说:“买完了,再干嘛呀?
你几个轱辘啊?多贵的车不也是四个轱辘吗?然后你的房子也是,你最终睡在哪啊?一张床上。”
他说自己好不容易买了个最好的床,睡完了还腰疼,医生建议不能睡这个床,又睡那硬板去了。
“ 你说你干嘛呀?”
“挣那么多钱,然后呢?”
简单七个字,像一记耳光,打在了无数社畜的清晨地铁上。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睁眼上班,闭眼下班,醒着在卷,梦里还在追绩效。
存款涨了,发际线退了;升职加薪了,但朋友拉你喝酒你说:“抱歉,下周出差。”
我们忙着赚钱,忙得像一头不睡觉的牛。可是某天清晨,你坐在通勤的地铁上,忽然有点迷茫:
“我到底在忙什么?”
我们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能只剩下钱
很多人会说:“不赚钱,喝西北风啊?”
当然不是让我们辞职啥也不干,而是提醒我们:
赚钱是手段,不是人生的全部。
小时候觉得有钱人活得潇洒,长大后才明白:
真正高质量的生活,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有多少选择权”。
你能不能在想请假的时候请假?
你敢不敢在觉得累的时候停下来?
你有没有把钱,花在让你变得更好、更轻松、更有力量的地方?
很多人拼命赚钱,是怕失去安全感。但你有没有发现:
我们拼命省出来的安全感,往往在医院一次自费检查中就没了。
钱重要,但别只剩下钱
陈佩斯后来说:“钱赚到一定程度就够了,够用就行。”
这句话听起来朴素,但对现代人来说,却是奢侈的清醒。
不是每个人都要回乡种地,开民宿,搞文艺生活,但至少:
写在最后:
送给每个正在努力的我们,别忘了,那些我们为之努力的人生,其实不只是存折和KPI,更是饭桌边的笑声、夜晚那本书和窗外的阳光。
挣钱很苦,但别让生活只剩下苦。
#头条深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