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王安忆母亲小说改编芭蕾舞剧《百合花》18日晚首演,用足尖续写“中国式浪漫”

更新时间:2025-07-19 03:51  浏览量:1

7月18日晚,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将在上海大剧院迎来首演。舞台上,你会看到上芭演员的肢体语汇将文学作品中的细腻情感层层铺展:江南女子在温润的水乡踏着轻快的舞步,轻盈的布匹在她们手中上下翻飞;“借被子”的诙谐灵动引发阵阵笑声;精彩唯美的双人舞将青春的活力一一呈现。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百合花》改编自王安忆母亲、作家茹志鹃195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是对革命年代的人性光辉与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诠释。今年适逢茹志鹃诞辰一百周年,上海芭蕾舞团邀请著名作家王安忆担任编剧、著名编导王舸执导,使舞剧融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江南文化特有的温婉气质,以海派芭蕾的细腻典雅讲述这个关于无私奉献与朴素大爱的故事。

首演现场,著名指挥张诚杰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还会现场伴奏,打造沉浸感十足的“中国式浪漫”。

从笔尖到足尖,《百合花》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百合花》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戏剧性扩充,上芭首席主要演员戚冰雪、主要演员许靖昆、郭文槿将茹志鹃笔下的人物鲜活呈现——淳朴善良的“新媳妇”、质朴腼腆的“通讯员”、心怀大爱的“大姐”从初次相遇到建立深厚情谊,将三人间如同百合花般美好的情感娓娓道来。

剧中,“新媳妇”那床绣着百合花的被子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戚冰雪的细腻诠释下,一位思念丈夫的美丽娴静的江南女子形象具象化了。许靖昆通过富有层次的表演刻画人物“借被子”时的心理:从踌躇不前到鼓足勇气,从满怀期待到手足无措,特别是配合诙谐音乐的挠头动作,将少年的纯真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床普通的被子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人的来回拉扯间,演绎出活泼有趣的生活喜剧,让硝烟弥漫的岁月绽放出温情与美好。

由郭文槿塑造的“大姐”形象性格爽朗、处事稳重,在独具匠心的竹林场景设计中,层叠的竹影间,穿梭着她与通讯员的身影,映衬着他们的活泼可爱,两人的双人舞编排更是唯美动人,通过独特的芭蕾语汇传递出微妙情感。在演员们的深情演绎下,小说中的人物化作一个个有血有肉、极具张力的舞台形象,将在芭蕾的足尖韵律中赋予其震撼心灵的力量。

现实空间VS回忆空间,双线叙事结构令人惊艳

在编导王舸精心构筑的倒叙空间里,舞剧从中年“大姐”的回忆切入,通过交错的现实与记忆空间铺展青春叙事。舞台上,上芭主要演员周嘉雯饰演的中年“大姐”用手中的笔认真记录着,舞台空间被回忆的潮水浸染,在战火中永远定格的面容逐渐浮现。

王舸用巧妙的编排让现实与回忆交织——当对幸福生活充满向往的新媳妇用指尖轻抚被子,转瞬间又转换成和平年代绷直脚背的舞者展现出灵巧舞姿,让人为之震撼的同时感叹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姐”青年与中年时期的身影在虚实交错的界面上转换,展现了她一生的关键时刻,以及与通讯员、新媳妇和其他战士之间的情感。轻喜剧般的灵动舞蹈勾勒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却在最温柔的瞬间,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和平的珍贵。

上海芭蕾舞团此次引入叙述这一创新表达,观众跟随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感人肺腑的画外音,在一幅幅从1946年秋天走出的鲜活人物群像中,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温度。

“《百合花》重现了战争岁月年轻一代的青春、热血、信仰、梦想。创排期间,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一代演员们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展现出了奋斗的青春底色。”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说。

以海派芭蕾讲述中国浪漫

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百合花》首次以芭蕾的形式将原著小说呈现在舞台,将动人的中国故事、东方审美意蕴与西方芭蕾巧妙融合,是上海芭蕾舞团继《白毛女》《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经典后推出的又一原创力作。

在今年颁发的享有“舞蹈界奥斯卡”美誉的第33届俄罗斯国际贝努瓦舞蹈奖中,《百合花》编导王舸,主演许靖昆、郭文槿分别荣获最佳编舞奖、最佳男演员奖以及最佳女演员奖的提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芭蕾的原创实力。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表示:“《百合花》是上芭用海派芭蕾讲好中国故事,全力以赴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的深入探索。青年演员们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不断成长,让作品中的人性之美和生命之美跨越时空依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芒。看到最后,你会收获满满的感动。”

>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