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吃里扒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更新时间:2025-07-17 00:16  浏览量:1

1988年,京剧名家齐淑芳率团赴美国演出。

异国他乡粉墨登场,这对于一个京剧演员来说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演出结束后,齐淑芳和团队中的三十余人做出一个震惊广大观众的决定:他们要留在美国,永不回国!

自那时起,齐淑芳就背上了吃里扒外的骂名。

如今几十年过去,年逾花甲的她又回到了中国,回望当年的那个决定,她到底后不后悔?

齐淑芳,1944年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她的祖父更是前清时期的著名“老生”齐甲成。

悠扬的胡琴声填满了齐淑芳的整个童年,长辈们白天练功吊嗓,晚上粉墨登场,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齐淑芳,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齐淑芳年少登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看过她的表演后,根本不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达到如此高度,连连称赞:“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当为京剧界的顶级人物,成就不在我之下。

到了1958年,14岁的齐淑芳,带着对京剧的满腔热爱,考入上海戏曲学校。

在努力和运气的双重加持下,她被当代京剧大师龚云甫收入门下,自此潜心钻研京剧艺术。

真正让她走进大众视野的,还是她在《智取威虎山》中所饰演的小常宝。

在齐淑芳的塑造下,小常宝这个角色倔强中不乏机敏,无畏下又饱含柔情,一下子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这部作品在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齐淑芳的精彩演绎让她成为中国京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国家也对她着重培养,不仅安排她全国巡演,还送她去法国、德国演出。

由此可见,如果齐淑芳一直留在国内发展,定能像梅兰芳老先生所说,成为超越他的存在。

可好景不长,一次赴美演出的机会,让齐淑芳的人生走上了岔路。

齐淑芳组建了三十余人的剧团,受企业家陈建华之邀,前往美国开展巡回演出。

本次演出大获成功,不仅吸引了海外华人华侨前来观看,还让不少美国当地观众也沉浸其中。

看着美国繁华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齐淑芳便做了一个决定:留在美国!

不仅是她自己,剧团三十多名演员,都跟她一起留在了美国。

这一举动,让齐淑芳被扣上了吃里扒外的帽子,她为自己辩解:“那时候,大家都被美国的高标准生活深深吸引,有人开始打工挣钱,规划着在当地安家落户。

她的辩解并没有获得国内观众的体谅,人们纷纷在道德上谴责她。

有人说他辜负了祖国的培养,带着一身本领去服务外国的观众;有人说她为了利益留在美国,见钱眼开,崇洋媚外;还有人说她对不起国内的观众,她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国内观众捧的,现如今却抛下观众,定居国外。

最关键的是,那时候私自滞留美国就相当于“叛国”,因此这件事让一个备受尊敬的人民艺术家,变得人人喊打、声名狼藉。

但最难过的,还是她身在国内的丈夫龚国泰,两个人因戏曲结缘,都是梨园行中的翘楚。

妻子刚去美国演出的时候,还经常与他通电话,倾诉思乡之情,说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国。

可他万万没想到,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妻子居然决定留在美国,再也不回来了。

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对不起妻子,仅仅因为妻子的一个想法,就让两个人的感情走到了尽头,让原本美满的家庭走向破裂,这样的结果对自己很不公平。

人们纷纷感叹:一个为了利益抛弃家庭的人,真的能对艺术事业负责吗?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齐淑芳的留美之路并不好走。

留美之路

美国虽然繁华,但对于齐淑芳来说,却并不是一片乐土。

那时的她认为,京剧在美国是很有市场的,除了华人华侨之外,很多老外也来凑热闹,这让她误以为京剧在美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演出足以征服当地人。

可两国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文化差异,时间一长,齐淑芳就发现,在美国人眼里,看京剧就相当于看马戏。

他们根本就听不懂京剧的内容,说白了就是过来看个热闹,根本就体会不到京剧内在的魅力。他们的猎奇心理一旦被满足,就再也不会前来观看了。

不仅仅是当地人,就连海外华人华侨的热情也逐渐退却。他们久在异国他乡,看京剧只是为了缓解心中的思乡之情。

最关键的是,齐淑芳发现京剧表演始终无法吸引年轻人,没有年轻观众的支持,就意味着剧团无法在美国站稳脚跟。

在这样的环境下,齐淑芳剧团的事业每况愈下,有时台下的观众还没有台上的演员多,甚至发展到了在街头巷尾表演京剧的地步。

美国演出市场低迷,又不能回国,剧团的发展举步维艰,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困难

再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演员对剧团不在抱有希望,选择离开剧团,去做些其他的工作。

哪怕是在餐馆里刷盘子,也比在剧团挣得多。

出走的演员越来越多,留下来的演员越来越少,根本就无法组织起一场完整的演出。

面对这种情况,齐淑芳不得不将剧团解散,憧憬的美国梦也就此破灭。

晚年回国

剧团解散后,齐淑芳并没有放弃京剧,始终在美国从事京剧事业,并通过自己的艺术造诣登上《纽约时报》。

但美国终究是美国,不像中国一样有适合京剧发展的土壤。

曾扬言永不回国的她,去年春天被拍到在上海的某个练功房里练功,虽然头发都白了,但架势仍不减当年。

齐淑芳在美国没有竞争对手,所以这么多年来在艺术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果她当年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在国内与众多名家一起打磨技艺,说不定真如梅兰芳老先生所说,会成为第二个他!

对于这次回国,齐淑芳并没有做任何回应,而是默默地位国内的年轻演员们传授京剧技艺。

面对如此举动,不少人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虽然她当时留在美国,但也确实将《杨门女将》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对京剧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如今回国又开始培养年轻演员,这说明她对京剧传承还是无比看重的。

总而言之,从齐淑芳的经历来看,她对京剧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也曾表示:“当年留在美国,是为了弘扬京剧文化,让全世界都喜欢咱们的国粹。”

辜负祖国的培养毅然留美,不顾亲情的羁绊远赴他乡,虽然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种行为仍被世人诟病。曾经的她,是备受尊敬的人民艺术家,留美归来,却只能默默无闻空怀一身本领。虽不知她是否后悔走出这一步,但确实不应该为了利益弃他人而不顾!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