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姜铁麟吴索秋:武生硬汉配名伶,这对京剧夫妻太传奇!

更新时间:2025-07-16 20:49  浏览量:1

京剧舞台上,能让观众记一辈子的角儿不少,但像姜铁麟和吴素秋这样,夫妻俩都是响当当的名角,实在不多见。一个是被叫做"铁打的武生"的硬汉,一个是能唱会演的百年名伶,他们的故事,比戏里的情节还要精彩。

一、姜铁麟:一天演两场戏,武生里的"拼命三郎"

姜铁麟1921年生在北京通州,打小就跟师父练功。9岁时,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他已经开始扎马步;10岁学武生,11岁正式拜师,没多久就敢上台演《石秀探庄》。那时候他练功狠,师父说"下腰要贴地",他就真的往死里练,常常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咬着牙不吭声。

后来他拜在李万春门下,学的戏路更宽了——武生、武旦、武丑、武净,甚至红净都敢演。有人说他"台上像只猛虎,台下像块石头",意思是他一上台就浑身是劲儿,下台就闷头琢磨戏。1949年在天津群英戏院,他白天自己挑班演日场,晚上还得帮赵燕侠演武戏,一天两场,每场都得翻跟头、耍大刀,换一般人早就累垮了,可他照样精神头十足。

他演《武松》最出名,不是只演一两折,而是从"景阳冈打虎"一直演到"蜈蚣岭",整整十折戏,叫《武十回》。光是"飞云浦"那场,他要穿着厚底靴在台上翻十几个跟头,落地时稳得像钉在地上,台下观众的叫好声能把屋顶掀了。有人统计过,他一场戏下来,光汗水就能湿透两件戏服,可他从不偷懒,说"观众买票来看,就得拿出真本事"。

除了武戏,他嗓子还好,能演老生戏。《捉放曹》《击鼓骂曹》这些靠嗓子的戏,他唱起来字正腔圆,一点不含糊。同行都说"姜铁麟是块全才料,文的武的都拿得起来"。1951年他在天津组织青年京剧团当团长,后来又去辽宁京剧院当副院长,不管在哪儿,他都把演戏放在第一位,排戏时谁要是偷懒,他瞪起眼睛能把人吓住。

可惜这位"铁打的武生",1984年就走了。现在再看他当年的剧照,穿着戏服威风凛凛,眼神里的劲儿,隔着几十年还能感觉到。

二、吴素秋:十三岁挑班,京剧界的"多面手"

吴素秋比姜铁麟小一岁,山东蓬莱人,打小就显露出唱戏的天赋。十三岁时,别的姑娘还在学针线活,她已经能挑班当主演,自己组了个"秋文社",跟好多名家同台。那时候她嗓子亮,身段活,演花旦时娇俏得像只小蝴蝶,演青衣时又端庄得让人不敢大声说话。

她最让人佩服的是,能跟两位京剧大师学戏。一开始拜了尚小云,后来又被荀慧生认作义女,把尚派的端庄和荀派的灵动全学到了手。有人说她演《红娘》,一个眼神就能把机灵劲儿全露出来;演《霸王别姬》,又能把虞姬的悲情演得让人心疼。上世纪30年代末,她跟金少山合作,金少山是有名的"大霸王",她就被叫做"小虞姬",俩人一唱一和,台下的掌声就没断过。

1943年她暂时离开舞台,50年代又回来了,一上台就排了新戏《节烈千秋》。那时候她不光演戏,还热心帮同行的忙。抗美援朝时,她跟评剧的小白玉霜、曲剧的魏喜奎一起,组织大家义演捐飞机大炮,被叫做"舞台三姐妹"。有人说她"台下比台上还热心,谁有难处找她,准帮忙"。

1952年她去北京京剧四团当团长,跟姜铁麟成了同事。那时候剧团里事多,她既要排戏,又要管团里的杂事,常常忙到半夜。可只要一上台,她立马精神起来。有次在天津演出,她先演《柜中缘》里的花旦,接着又换戏服演《二进宫》里的青衣,两场戏风格完全不同,她演得一点不含糊,台下观众喊"再来一段"喊到嗓子哑。

三、夫妻同台:台上是搭档,台下是知己

姜铁麟和吴素秋走到一起,在京剧圈里算是一段佳话。1959年在天津宁园剧场,夫妻俩一起挑班演出,那几天剧场挤得满满当当,有人为了抢个好位置,天不亮就去排队。

第一天晚上,姜铁麟先演《三岔口》,在台上跟对手摸黑打斗,翻、滚、扑、跌,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接着吴素秋演《红娘》,一开口那股甜劲儿,把刚才武戏的硬气全化了。第二天更厉害,夫妻俩都演双出——吴素秋先演《柜中缘》,姜铁麟接《四杰村》,然后吴素秋换身衣服演《二进宫》,最后姜铁麟演《古城会》里的关公,红脸长髯,威风凛凛。

台下观众看得过瘾,说"这对夫妻太能演了,一场戏能看四种风格"。他们还一起演过全本《潘金莲》,姜铁麟演武松,吴素秋演潘金莲,台上是仇人,眼神里全是戏;台下卸了妆,姜铁麟会帮吴素秋递水杯,吴素秋会提醒姜铁麟"明天别练太狠,当心伤着"。

有人问过吴素秋,"跟姜先生一起演戏,压力大吗?"她笑着说"他演武戏我放心,我演文戏他也踏实,搭伙过日子,就跟搭台唱戏一样,得互相帮衬"。

四、他们的戏,藏着京剧的魂

姜铁麟1984年去世后,吴素秋还在为京剧忙活。八十年代后,她不怎么上台了,就专心教学生,把自己会的戏一句一句教给年轻人。她教戏有个特点,不光教唱词和动作,还会说"这句要带点笑,那句得皱眉头",把人物的心思掰开揉碎了讲。

2016年吴素秋走了,享年94岁。有人说,她俩这辈子,就没离开过京剧。姜铁麟的武戏里,有股子不服输的硬气;吴素秋的文戏里,藏着对角色的琢磨。他们夫妻一场,不光是过日子,更是一起把京剧的魂给传了下来。

现在再看他们当年的演出海报,姜铁麟穿着武生靠,威风凛凛;吴素秋穿着花旦裙,娇俏动人。那时候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复杂的特效,可他们往台上一站,就能让观众忘了时间。这大概就是真正的角儿——戏里戏外,都活得像一出好戏。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