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行业骨干留美,年过花甲才回国

更新时间:2025-07-16 09:07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热爱戏曲的估计都听说过齐淑芬的名字,她是继梅兰芳之后,第二位在美国百老汇亮相的中国京剧大师,但是她身上的争议却非常多,甚至背上了“叛徒”的骂名。

因为她带着三十多个京剧界的骨干,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之后,他们就不想回来了,宁愿在美国刷盘子,甚至卖艺都要留下,她为何要这样做呢?

带着30名京剧骨干留在美国

1988年,她去美国巡演,《智取威虎山》再次大获成功,然而,演出落幕,齐淑芳却带着三十多名团员,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留在美国,不回去了。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炸开了锅,一夜之间,她从人民艺术家,变成了人人唾骂的“叛徒”,“抛夫弃国”、“吃里扒外”的帽子,一顶顶扣了上来,几乎要把她压垮。

更具体的指控是,她不仅自己走了,还拐走了国内京剧界三十多位骨干,直接导致了人才断层,而她的丈夫,上海京剧院的指挥龚国泰,是在家里看报纸才知道妻子“不要他了”。

大家都无法理解,一个为了艺术可以放弃生育的女人,一个被国家捧在手心里的名角,怎么会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

面对排山倒海的骂名,齐淑芳当时只给了一句苍白的回应:留在美国,是为了推广京剧,这个理由,在当时群情激奋的人们听来,无异于一个笑话。

留在美国他们过的并不是很好,语言不通,文化隔阂,口袋空空,曾经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艺术家,因为这个决定要去餐馆刷盘子,在街头卖艺。

最惨的时候,六个人演一场戏,分到手三百美金,连住旅馆都不够,有人嘲讽她图名图利,可现实却是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即便如此,齐淑芳心里憋着一股劲,“再苦,也不能让人把京剧当成笑话看”,她带着团员,把戏台搭进了大学、社区,甚至教堂。

她说,如果不让美国人听到真正的京剧,他们只会把这门艺术当成小丑的杂耍,也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了下来,才迎来了转机。

著名华人钢琴家殷承宗出手帮助了他们,在他的帮助下,剧团总算在美国站稳了脚跟,齐淑芳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老外看懂、甚至爱上京剧。

她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非常“离经叛道”的事,那就是给京剧“动手术”,她在表演里揉进了芭蕾的托举,把冗长的剧情改得更紧凑,让武打场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这些改变起初引来不少非议,但效果是显著的,京剧在她的改造下,变得更容易被西方观众接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剧团,最终登上了纽约百老汇的舞台,齐淑芳也成了继梅兰芳之后,第二位在这里亮相的中国京剧大师。

齐淑芳曾是天之骄女,她几乎是含着胡琴的咿呀声出生的,她祖上是清朝名角,父母和大嫂也都是,整个家族就是一部活的京剧史。

对她来说,吊嗓子、练身段,就像普通孩子的呼吸和吃饭一样,是本能,天赋这东西最是气人,但比天赋更气人的是,有天赋的人比谁都能吃苦。

为了练功,她绑着沙袋跳台阶,嗓子哑了就吞生鸡蛋,一个动作,别人练三天,她能死磕三年,这份狠劲,让她14岁就进了上海戏曲学校,成了武旦大师龚云甫的门生。

她不是靠着家世背景,是实打实地杀出来的,70年代,她是台上绝对的主角,梅兰芳看了她的戏,都忍不住赞一句“后生可畏”。

而真正把她推上神坛的,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宝”,那个倔强又勇敢的少女,让她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那时她三十出头,风光无限,带着戏班子走遍欧洲,掌声是她唯一的行囊。

她为了戏曲这么拼命,并不是简单的家族传承这么简单,她对京剧的热爱肯定是少不了的。

多年后,当齐淑芳重回故土,质疑声再次响起,“在外面混不下去了,知道回来了?”“挣够钱了,想回来捞名声了?”面对这些刻薄的猜测,这一次,她选择了沉默。

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声泪俱下的辩白,她只是默默回到了上海,一头扎进了练功房和戏校,她把一身的本事,毫无保留地传给国内的年轻演员。

她如今的生活,和人们想象中的“荣归故里”相去甚远,没有豪宅,没有万贯家财,只有日复一日的练功,她和再婚的丈夫丁梅魁,每天的生活就是吊嗓、踢腿、走台步,活得像个苦行僧。

有人再问起当年滞留美国的往事,她不再解释什么推广文化的大道理,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做了我该做的事。”

这句话,配上她如今的行动,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充满争议的女人,或许她当年的选择并非不为名利,但要说她不爱京剧,那绝对是冤枉了她。

齐淑芳这一生,没有儿女,也没留下什么惊人的财富,她把一切都献给了京剧,好的,坏的,都揉进了戏里。

她辜负过一些人,也被一些人误解至今,但她确实凭一己之力,让京剧在美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这同样是事实。

如今,看着视频里那个八旬老人干净利落的身手,再多的争议似乎都显得有些多余了,她没有后悔,也不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

她只是一个唱了一辈子戏,练了一辈子功的老人,她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打虎上山》,凛冬早已过去,而台上的那点光,在她心里,从未熄灭过。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