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往事|现代京剧《红灯记》几乎夺去了李少春的半条命

更新时间:2025-07-13 05:26  浏览量:1

#夏日生活打卡季#​注: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为《文武全才——李少春》(许锦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李少春在现代戏《白毛女》中成功地塑造了杨白劳这个贫苦农民的艺术形象:但却在另一出现代戏《红灯记》中演铁路工人李玉和受到了挫折,几乎夺去了他一半的生命。——摘自《文武全才——李少春》

李少春

1963年的中国戏曲舞台,正经历着一场现代戏创作的浪潮。文化部于当年夏天正式下发通知,决定在1964年下半年举办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这一消息如同一阵东风,让各地文艺团体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投入到剧目排练中,备战这场全国性的艺术盛会。而在这场浪潮中,一部后来被称作现代京剧的“样板”、影响深远的《红灯记》,正悄然酝酿着它的诞生。

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这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东北某地革命故事的影片,以共产党员、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三代为保护密电码与敌人不屈斗争的情节,触动了不少观众。上海爱华沪剧团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故事的艺术价值,将其改编为沪剧《红灯记》。

1963年初,沪剧《红灯记》在上海公演后反响热烈,更得到了“旗手”的关注与认可。她将沪剧剧本带回北京,经由中宣部转交给中国京剧院,提议将其改编为京剧,并亲自在中南海接见了中国京剧院负责人”、导演阿甲,以及李少春、袁世海等艺术家,明确布置了改编任务。

沪剧 红灯记

对于“旗手”布置的任务,中国京剧院不敢有丝毫懈怠。1963年底,《红灯记》剧组成立,这是一支阵容强大的创作团队。剧本改编由翁偶虹担纲,这位资深剧作家深知单一素材的局限,在保留沪剧精华的基础上,广泛搜集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歌剧《铁骨红梅》、话剧《红灯志》等相关作品,博采众长,力求让京剧剧本既扎根传统又富有新意。导演团队则由阿甲任总导演,骆洪年任副导演,两位深谙戏曲舞台规律的导演,为剧目整体风格的把控提供了保障。

演员阵容的确定同样经过了细致考量。男主角李玉和由李少春主演,这位在京剧舞台上塑造过众多经典形象的艺术家,此前在现代戏《白毛女》中成功演绎了贫苦农民杨白劳,展现出对现代人物的塑造能力。不过,当时李少春身体状况欠佳,腰病时常发作,嗓子也常出问题,为确保演出顺利,他亲自提议由青年演员钱浩梁担任B角。

李少春 高玉倩 刘长瑜 红灯记剧照

钱浩梁 现代京剧《红灯记》

女主角李铁梅的人选最初考虑的是杜近芳,但因年龄稍长与角色气质略有出入,最终确定由青年演员刘长瑜饰演;高玉倩饰演刚毅果敢的李奶奶,袁世海则挑战反派角色鸠山,几位演员的搭配既兼顾了艺术实力,又贴合角色形象。

音乐与唱腔设计同样精益求精:刘吉典负责整体音乐设计,李金泉在唱腔设计上倾注大量心血,而李玉和的唱腔,更是由李少春亲自操刀,力求在京剧传统韵味中融入人物的革命情怀。

1964年1月,经过翁偶虹精心打磨的剧本初稿完成,交由阿甲审阅修改。此时距离6月的观摩演出大会仅剩四五个月时间,时间紧迫,剧组在春节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排练。排练过程中,先由副导演骆洪年逐场搭建框架,再由总导演阿甲进行全面加工,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佳效果。

张浩洋 现代京剧《红灯记》

刘垒 现代京剧《红灯记》

李少春对李玉和这一角色的塑造倾注了极大热情。李少春对于角色的首次出场尤为重视——因为这是人物与观众的第一次对话,直接影响观众对角色的印象。据现代京剧《平原作战》的主演李光回忆,当年李少春在指导他塑造赵勇刚时,第一个出场竟设计出了十个方案,供李光挑选。

李玉和的出场方式,编剧翁偶虹的设计方案是“唱上”或用锣鼓经【水底鱼】“打上”;导演阿甲则主张用【扑灯蛾】念上。李少春根据剧情设定的寒风呼啸的初冬这个戏剧情境,设计的方案是:李玉和手提号志灯,背对着观众戏“退步”出场,再抬起手臂,以袖遮脸表示抵挡寒风的侵袭,随后转身“亮相”,后面按照导演的意见接念【扑灯蛾】。

李少春 袁世海 京剧《红灯记》

李少春在解释为何如此处理时,道出了他自己塑造人物的“四步工序”:“摸索、尊重、蜕化、创新”。他认为,京剧现代戏创作不能脱离传统,不尊重传统表演风格,很可能失去京剧的韵味;但也不能固守传统,必须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蜕化”——即剥离不适合现代生活的元素,最终实现“创新”。而这种创新并非刻意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贴切地表现现代生活与人物情感。这一理念,也成为他塑造李玉和的核心准则。

尽管后来他在这个角色上遭遇挫折,甚至几乎危及生命,但他对艺术的严谨与执着,始终是戏曲界的宝贵财富。(未完,待遇)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