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梅兰芳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闲聊京剧戏台上的一些行话

更新时间:2025-05-15 18:14  浏览量:8

开始想写戏曲戏台上的一些行话,后来觉得很多行话也就只有京剧专用,一些地方戏可能还有人家的行话,这里不多做赘述。

戏台上的行话也叫戏台上的术语,实际上旧时代,无论那个行业都有这个行业的一些行话术语专用黑话,这里很多时候,只是让人家圈内人知道就可以了,但说的时候久了也就成了一种语言,慢慢的圈内圈外也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有人就说,论行业隐语,戏曲圈算什么,鸡鸣狗盗的那些所谓行业的黑话更多,比如盗墓贼,小偷,牙行啥的,当然,他们那也是职业使然。要说起来,那么买卖中,典当行的行话黑话术语最多,这也可能和这一行的特性有关吧。

当然,只要是行里用话,发明的时候,就没想着让你外行明白知道,不然也不那样说了,那种术语,不过就是长年累月口说习惯,行内人能明白就行,至于外行管你云里雾里,不明吗?不明白就对了,发明出来的作用可就是让你外行不明白的。

那么今天我们说的只是京戏中的一些行话,算不得黑话,但要是不解释明白你外行仍然不明白什么意思。

“警前台”:大家知道我的文章里“警前台”这个词用的很普遍。警前台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打外行,往往这种行为多数时候都不被内行承认,这些演员最喜欢把戏演的过火,只顾的让台下的外行高兴兴奋,使出一些不是那么回事的手段,演员动作身段夸张,或者声音表情夸张,目的就是让台下喜欢他或者她,至于符不符合剧情人物那另当别论。

实际除了“警前台”相对的还有“警后台”这样的词,那么这个“警后台”就是让内行承认,这就比较难了,艺术必须过硬才能够达到。当然“警后台”的艺人往往更重视艺术的第一性,他不会因为台前观众觉得剧情不够火爆而故意去迎合,那么,前后台都觉得好也有一个词,那就叫做“羊行两拿”,这样的艺人就比较少了,京剧史上也就是“梅、杨、余”三大贤,以及谭大王谭鑫培有这样的殊荣,别的艺人好像还没达到这个阶段。

杨小楼梅兰芳演《截江夺斗》

“刨活”:又称之为“刨了”就是先上台的这个人,觉得后上来的一些玩意儿或者什么好,他就先使,或者给人家下绊子,总而言之就是使坏,这个“刨”在过去运用的比较广,“刨”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刨戏词唱腔,刨扮相,刨场子,大到把戏先演了“刨戏”,这都是一种不道德的使坏缺德,也是梨园行所不允许的。

“翻场”:这个词分两层意思,头一种的所谓“翻场”,指的是一天之内所演出的戏码故事内容时代背景不能前后颠倒,要顺序合理,比如演了《武家坡》只能再演《大登殿》,若演《三击掌》就不允许,否则就是翻场。

京剧《大登殿》

第二种所谓“翻场”,意思就是某演员在台上出错,同台演员不但不遮盖,帮助他顺下去,而且故意做出一些行为让台下知道此人错了,让台下喊“通”。地位再高的甚至出手打那个出错的演员,比如尚小云就干过这样的事。尚小云就是旧梨园行里喜欢翻场的大佬,谁和他配戏都得胆胆突突,生怕出错让他打。翻场又叫“扒豁子”,是旧梨园用词,当然,今天的演员都是“文艺工作者”,台上这种事情可能有,但也不多见了,不然下了台领导扣奖金。

因为篇幅问题,上面只简单地讲了三个过去梨园行常用术语,实际这些术语还很多,比如:叠褶儿、蹲活、对啃、单头、谙了、柴头、吃酸、攒锅、放水、打铁、赶包、来手、口面、冒仙鹤(音hao)、拿乔、碰了、怯口、下剪子、下挂、择(音zhai)毛儿等等,都是过去梨园行常用术语,等以后有时间我再慢慢写出来和大家聊。

场馆介绍
名称:梅兰芳大剧院命名: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建筑面积:13000余平方米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隶属:中国国家京剧院特点:集传统与现代...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乘107,118,19,209,392,685,693,701,特4路等至车公庄西下车,或
梅兰芳大剧院